正文 第18章 獨立團不獨打天下——合作永遠大於對抗(1)(3 / 3)

楚、李合作抗日:合作才能共贏

【亮劍精神】

當日軍是衝著李雲龍去時,楚雲飛命令部下射擊日軍汽車,在日軍進山路口設伏,適時地幫李雲龍一把。

當楚雲飛發現那股日軍是衝著李雲龍去的,立即叫來參謀長,命令道:第一,通知迫擊炮連,今晚秘密行動。到西集據點外圍,按以前測定好的射擊諸元炮擊。目標,據點內操場,先炸了那幾輛卡車再說;第二,命令一營做好戰鬥準備,在進山路口設伏。這種中國人一起合作抗日的精神,使日本這支可怕的特種部隊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也為以後的中日戰爭掃除了潛在的敵人。

合作才能勝利,合作才能共贏,今天的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合作精神,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有一家著名的公司招聘市場業務人員,有12名優秀應聘者過關斬將,從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經理看過這12個人詳細的資料和初試成績後,相當滿意,但此次招聘隻能錄取4個人。

所以最後又加了一道測試:經理把這12個人隨機分成甲、乙、丙三組,指定甲組的4個人去調查本市嬰兒用品市場;乙組的4個人調查婦女用品市場;丙組的4個人調查老年人用品市場。經理解釋說:“為避免大家盲目開展調查,我已經叫秘書準備了一份相關行業的資料,走的時候自己到秘書那裏去取!”

到了規定日期,12個人都把自己的市場分析報告送到了經理那裏。經理看完後,站起身來,走向丙組的4個人,向他們祝賀道:“恭喜4位,你們已經被本公司錄取了!”經理看著大家疑惑的表情,嗬嗬一笑,說:“請大家打開我叫秘書給你們的資料,互相看看。”

原來,每個人得到的資料都不一樣,甲組的4個人得到的分別是本市嬰兒用品市場過去、現在、將來和總結性的分析,其他兩組的也類似。經理說:“丙組的4個人很聰明,互相借用了對方的資料,補全了自己的分析報告。而甲、乙兩組的應聘者卻分別行事,拋開隊友,自己做自己的。我出這樣一個題目,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大家的團隊合作意識。甲、乙兩組失敗的原因在於,他們沒有合作,忽視了隊友的存在!要知道,團隊合作精神才是現代企業成功的保障!”

在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麵對千頭萬緒的工作的。一個人可以憑著自己的能力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如果把你的能力與別人的能力結合起來,就會取得更大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很多人對於輸贏的看法都是絕對化的,非此即彼,贏便是代表其他所有人都得輸,運動場上非贏即輸的角逐、學習成績的分布曲線向我們灌輸“永爭第一名”的思維方式,於是我們便通過這副非贏即輸的眼鏡看人生。倘若沒能喚醒內在的知覺,隻為了爭一口氣,一輩子拚個你死我活,卻從來不曾想到通過合作的手段,能讓彼此得到更大的利益,到頭來隻會落得孤軍作戰、難以取勝的結局。

江儀在競爭記者部主任一職時敗給了競爭對手蘇樂,心裏很不是滋味。她擔心自己以後沒有好日子過,就想調離記者部去做專職編輯,可是又不甘心放下風雲浪尖般的記者生涯。正在猶豫不決之時,忽然得到一項重要任務:負責一個重大選題的采訪,並被任命為首席記者。

這就是記者部主任蘇樂對待同事兼競爭對手的策略:“如果我不任命她為首席記者,不委以重任,部門裏就會形成以她和我為中心的兩個幫派。有了這樣一個對峙的小團體,工作還怎麼展開?我的目標就是讓我這個部門做得更出色,取得更大的成績,而不是打擊我的對手。隻有讓我這個部門的人同心協力,我才能做得更好,才能有更大的發展。所以我盡量對江儀委以重任,給她一些重大且富有挑戰性的采訪任務,讓她有受到器重的感覺。何況她還是整個部裏最有實力的記者,工作能力很強,又有威望,處理得好,會成為我最得力的助手。”

果然,很快江儀就對蘇樂心服口服,忠心輔助蘇樂,辦公室裏的向心力也大大增強。蘇樂也因此在事業上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