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趙雲:謙遜低調的協作之道(3)(1 / 3)

長阪坡那次,趙雲獨自去救阿鬥,糜夫人受了傷,最後投井自殺了。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自殺是罪惡的,但是在那種情況下,糜夫人的自殺是合理的,如果她勉強讓趙雲把他們都救了,可能最後兩個都救不成。趙雲想得很周到,先把牆推倒,把井填了,因為怕曹操的人偷走她的屍體。這時候曹軍已經追來了,他抱著阿鬥,又要打仗,又要騎馬,隻好把阿鬥綁在身上,然後單槍匹馬來找劉備。偏偏那時候有人向劉備打小報告說趙雲投降了曹操。劉備是個了不起的老板,他堅持認為趙雲不是這樣的人。趙雲經過曹營的時候,曹營的人都想把他殺了,是他的英勇打動了愛才的曹操,他才能夠活下來。

我們不要被小說迷惑,認為趙雲真的那麼神勇,其實他的命是曹操救的。曹操遠遠看見一個白衣白馬的小將英勇無比,就問左右這是誰。可見,曹操真的是愛才如命,看到有才的人就非常欣賞,即使那人是敵營的。趙雲機靈,馬上報出自己的姓名,“我是常山趙子龍”。左右跟曹操說這個人非常英勇,曹操於是下令隻能活捉,不能放箭。

這等於給趙雲頒布了一道安全令,保護了他的安全。最終趙雲一身是血地逃了出來,抱著阿鬥,跪下來對劉備說:“我有罪,糜夫人受了傷,不肯上馬,投井自盡了。我帶著少主突出重圍,現在少主沒有動靜,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了。”沒想到,解開包袱發現阿鬥隻是睡著了,劉備把阿鬥抱過來,丟在地上罵道:“為了這麼一個孩子,差點害我損失一員大將。”這讓趙雲非常感動。

劉備娶了孫夫人後,東吳傳話給孫夫人說吳國太病重,讓她回去看看,她要把阿鬥也帶走。趙雲不許,直接跑到船上把阿鬥搶了回來,說孫夫人要去他不敢阻攔,但是阿鬥不能帶走。當時的情形很危險,孫夫人會武功,而且性子也烈。趙雲不顧一切,硬是不讓她把阿鬥帶走。情況危急,向諸葛亮報告已經來不及了。趙雲二話不說把阿鬥截了回來,不管軍師高不高興,也不怕劉備責怪他對孫夫人無禮。我覺得這是很明智、很負責的態度,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

所以遇到事情,有時候要報告,有時候又不能報告。這個道理當主管的人都很清楚:如果時間來得及,不報告就等於擅自做主;如果時間來不及,非要報告就是不負責任。趙雲如果一發現孫夫人帶著阿鬥上船了,就跑去報告諸葛亮,問軍師該怎麼辦,這樣也不算錯,但等軍師來了,很有可能阿鬥已經被帶到東吳去了。

一件事情有緊急和不緊急兩種處理方法,平時有平時的做法,緊急時有緊急時的措施。事後證明趙雲是對的,因為孫夫人回到東吳以後就沒有再回來。孫夫人回去之後就徹底明白了,孫權並沒有把她當妹妹看,而是把她當成了工具。曆代都有很多人成為政治的犧牲品,這就是孔子講的“時也,命也”。

這不是消極的態度,人生是有限度的自由。超過這個限度,恐怕就沒有達成願望的希望。所以每個人要作什麼決定的時候,最好先想想自己的處境怎麼樣,周圍的變數會帶來什麼變化,有多大把握,然後再作出合理的決定,隨機應變。

善學習:能夠發現他人長處

中華文化其實是官本位,講究學而優則仕。漢朝以後有了士大夫觀念,這對中華民族來講是個敗筆,使得很多人一天到晚隻會讀書,五穀不分,讀書不是為了明白道理,隻是為了當官。如果讀書隻是為了考高分,那就失去讀書的意義了。“學而優則仕”前邊還有一句話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叫做“仕而優則學”。當官的人千萬要記住,發現不足就要趕快去學習。

趙雲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好,如果趙雲一直甘當配角,後來他的表現也不可能那麼好。他懂得隨時向諸葛亮學習,向關羽學習,向張飛學習,也向黃忠學習,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才會終身受用,智慧是永世不變的,不要以為學了很多知識,就可以終身受用。知識大概二十年以後就不管用了,因為變化太快。要把知識跟智慧分開來看,知識不是智慧,當然,再高的智慧也需要後天的不斷學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