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大武當】第十四章拜師習藝散心懷(1 / 3)

是夜,趙桓楚心沮意喪,又被林薇當頭棒喝,盡管這些珠玉之言一時間還領會不來,但心底深處卻隱隱感到她說的有理,隻是究竟理在何處,為何有理,想要片刻之間便能以心會之無異於癡人說夢了。

當然了,一時領會不得也並非毫無用處,至少趙桓楚那片兒死灰總算是濺起了幾點火星子,短時間不會尋死覓活了。

這一夜睡得相當不踏實,總覺得神魂不安,平生第一次睡過了頭,直到日上三竿這才懶洋洋地從床上爬了起來,洗漱完畢抬起頭來,忽地看到鏡中的自己,不由得吃了一大驚。

鏡中那人頭發散亂,雙目無神還布滿了血絲,若是細細看去還能發覺眼角幾絲細細的魚尾紋。若非趙桓楚知道那鏡中人就是自己的話,簡直要以為自己見鬼了。這樣的神態,哪怕是少年時一夜之間變作了無依無靠的孤兒的時候,也不曾這樣啊。

趙桓楚對著鏡子自言自語:“我這是怎麼了?”一言甫落,又想起昨夜林薇的話來:“假如那警花姐姐活過來的話,看到你現在的模樣,會不會後悔自己所托非人呢?”

看到鏡中模樣,趙桓楚實難自辯,趕緊埋頭下去狠狠地照臉上撲了幾把涼水,這才覺得精神多少振奮了些。原本是想在山中走走看看,順道參拜內家祖師張三豐的神位,瞧現在這樣兒還是暫時罷了吧。敬人如人在,祖師若是瞧見自己這幅樣兒,保不齊一頓鞋底子抽出了門去。

想到這裏,趙桓楚心道:“不管怎麼樣,既然來到這裏千古名勝之地,那就先好好遊玩一番,借此機緣好好調整調整,等到內外整齊之後再去參拜祖師也不遲。”

心中存了這個打算,趙桓楚穿戴整齊,出門遊覽去了。隻見他上金頂,看不足的壯麗山川;遊南岩,歎不盡的鬼斧神工;紫霄宮,數百年皇室家廟。這一路放開了心懷,暫時將那種種的揪心事放諸腦後,總算是有些神清氣爽的受用了。

從紫霄宮出來,沿著盤山公路緩緩而行,沒走幾步路轉過了一出山嘴,忽見到下麵山穀裏有一片建築,不少身著道裝的黃冠在裏麵出入,而且還有人在打拳。趙桓楚心中好奇,便沿著一條蜿蜒的小路下去,打算看個究竟。

武當山乃是盛名在外的武學聖地,山中道士大多習武,就算是山中的農家也會上幾手,甚至還可能貓著個不世出的武學高士也說不定呢。不過趙桓楚內功不錯,眼力自然也比常人來得要好,所站在公路上他遠遠地就看清楚了,那些在打拳的是些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

武當派什麼時候開始收洋徒弟了?這就是他感到好奇的原因。這也怪不得趙桓楚好奇,要知道他十八歲就一個人南下打工去了。工廠裏人際關係簡單,精神生活也簡單。大夥兒在一起說的就是柴米油鹽孩子上學,某某人又掙了多少錢,某某人家裏怎樣怎樣等等,反正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

趙桓楚年輕固然年輕,在這樣的環境中呆的久了,眼界自然也就寬不到哪兒去。後來在蘭秋玲的督促下讀了一肚皮的書,可遠在湖北的武當山收洋弟子這些事情,那也不是蘭秋玲會去關注的,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和他說這些。

對於武林中的各門派掌故,趙桓楚也就是年少時候聽他老子說了一些,如此陳舊淺陋的眼界,可算是落後分子中不折不扣的極品了。

這段路也並不長,不多時就走到了地方,定睛一看,隻見那大門旁掛著“武當山道教功夫學校”的牌匾,趙桓楚更是驚愕:“好家夥,就在武當派眼皮子底下,也有人敢拉大旗作虎皮開起了武館來,可算大膽之極。”

正驚訝處,忽見大門裏走出一個身著短裝道衣,蓄須束發的道士。這道士見趙桓楚的裝束應該是來山中旅遊的遊客,但卻神情不正,心中存了一個警惕,走過去問道:“你是來報名學功夫的嗎?”

“報名學功夫?”趙桓楚啞然失笑,打眼一看,見這道士身形穩凝、腳下生根,一雙眼睛神光燦爛,心知來者身上頗有功夫,索性順著他的話說道:“哦,正是正是,我是來報名學功夫的,好容易才找到這裏來,你們可藏得夠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