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邊際貢獻=200-90=110。
邊際貢獻總額=(200-90)×800=88000(元)
邊際貢獻率:(200-90)÷200×100%=55%
與邊際貢獻率相對應的概念是變動成本率,也就是變動成本在銷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它可以用下列公式來表述:
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
=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在上例中,變動成本率可以計算為:
變動成本率=90÷200×100%=45%
很明顯,邊際貢獻率與變動成本率之和等於1,即。
邊際貢獻率+變動成本率=1。
(2)基本邊際貢獻方程式。
由於: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所以,利潤=銷售量×單位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這個方程式就是基本邊際貢獻方程式,也用於表示本量利之間的相互關係。基本邊際貢獻方程式可依據需要轉換為:
固定成本=銷售量×單位邊際貢獻-利潤。
(3)邊際貢獻率方程式。
因為:邊際貢獻=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
利潤=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所以:利潤=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
這就是邊際貢獻率方程式。依據需要可以將邊際貢獻率方程式轉換為:
固定成本=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利潤。
◎,對盈虧臨界點的分析。
盈虧臨界分析又叫保本分析或損益平衡分析,它是本量利分析的一項基本內容。通過盈虧臨界分析可以知道在什麼業務量水平上將不盈不虧,在什麼業務量水平上將出現虧損,在什麼業務量水平上將獲得利潤。
1,確定盈虧臨界點。
所謂盈虧臨界點是指企業利潤為零時的業務量,換言之就是使企業的邊際貢獻總額等於固定成本總額時的業務量。這裏所說的業務量主要是指銷售量或銷售額。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是使企業的邊際貢獻總額與固定成本總額相等時的銷售量,可以用下列公式來表示: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邊際貢獻。
盈虧臨界點銷售額是使企業的邊際貢獻總額與固定成本總額相等時的銷售額,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盈虧臨界點銷售額=固定成本單位邊際貢獻率。
2,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
安全邊際是指正常銷售量與盈虧臨界點銷售量之間的差額,它表明銷售量在下降多少時仍不至於出現虧損。安全邊際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量-盈虧臨界點銷售量。
企業生產經營的安全性還可以用安全邊際率來表示。安全邊際率是指安全邊際除以正常銷售量所得的比值,可以用下列公式來表示:
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量×100%
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的數值越大,那麼企業發生虧損的可能性就越小,因而企業就越安全。安全邊際率是相對數指標,它便於不同企業和不同行業之間的比較。
通常來說,隻有安全邊際才能給企業提供利潤,而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扣除變動成本後隻能為企業收回固定成本,安全邊際部分的銷售收入減去其自身的變動成本後就是企業的利潤,也就是安全邊際中的邊際貢獻等於企業的利潤。
◎,各因素變動分析。
各因素變動分析主要為解決兩個方麵的問題:①當業務量、成本和價格發生變化時,測定其對利潤的影響;②當企業的目標利潤發生變化時,分析實現該目標利潤時的業務量、成本和價格水平。
1,各因素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企業在對任何生產經營問題進行決策時,都要分析將要采取的行動對利潤的影響。影響利潤各因素的分析,主要方法是將變化了的參數代入本量利方程式,確定它所引起的利潤的變動。
一般情況下,企業遇到下列兩種情況時就需要測定利潤的變化:
(1)外界因素發生變化時,測定對利潤的影響,預計未來期間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