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增強高中數學興趣之我見(1 / 1)

增強高中數學興趣之我見

教育論叢

作者:田俊基

摘 要:本文就從教學的實際出發,談一談在課堂教學當中增強高中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和體會,以期能夠與廣大教育者們共勉。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興趣;激發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1--01

在高中階段,數學因其有著豐富的知識容量以及比較大的難度,學生在學習中普遍感到枯燥與乏味,提不起興趣乃至產生厭煩情緒的現象屢見不鮮。這就給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因此,如何增強高中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成為了高中數學教師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聯係生活

數學是一門起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學科,因此,在教學當中,數學教師要善於從實際生活出發,與社會熱點、國家改革以及經濟信息等這些能體現數學作用的事例密切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把自身的興趣點給找到,對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進行充分認識。比如,在學到函數最值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實際來進行教學:商場裏將要把一些進貨價為80元的商品按照90元一個進行出售,可以賣出400個,已知每個商品漲價1元其銷售量就會減少20個,為了能夠把利潤最大獲得,售價要定位每一個多少元合適?此問題與生活相貼近,融科學與趣味於一體,與高中生的知識水平相適合,不僅能夠把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提高,而且還能讓他們形成科學的解題方法。

二、融入故事

為了讓學生了解數學豐富多彩的內容,教師要在對專業知識進行掌握的基礎上,善於用曆史的眼光對數學史進行學習與研究,注重對教材中的數學史內容進行挖掘,認識其在數學中的重要作用,適時對學生進行數學史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豐富,從而把他們的學習興趣給激發出來。比如在學到集合論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康托爾的生平及成就向學生們進行介紹,康托爾因為提出了集合論而遭到同行長大十年的攻擊,但他依照驚人的毅力,在數學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成為了世界著名的數學家,以這樣的方式向學生進行介紹,既把學生學習集合論的積極性進行了提高,又對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進行了培養。

三、精心設問

要想對學生的積極性思維進行啟發,就要進行課堂提問,教師要善於在新穎而又具有吸引力的提問中把學生的興趣給激發出來,通常能夠把誘人的學習情境給創造出來,以此激發學生的求職欲望,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比如,在講到“過圓錐及點且與底麵相交得截麵麵積何時最大”時,教師可以設計出以下問題:所求截麵為什麼為圖形?其麵積如何求比較簡單?哪麼量固定?哪些量變化?該麵積函數式子數值何時最大?等。這樣精心的設計提問和逐步設問,可以把知識縱向串聯以及橫向並聯起來,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提升了學生的興趣。

結語:

當然,增強高中數學興趣的方式有很多,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探索與研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積極引導學生思維,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培養真正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岑幼玲.高中數學模型思想教學方式淺談[J].語數外學習,2013(3)

[2] 範慧慧.基於問題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的實踐應用[J].語數外學習,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