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節,我把自己關在書房,一直關到初五,終於把初稿完成了。但是,我感覺不太滿意,覺得稿件還有很多缺點,很多該說的沒說完,甚至想暫時不要出版了。經過數次思想鬥爭,還是決定盡快出版。有總比沒有強,太多的新業務員沒有一本合適的營銷書作參考。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在“著書立說”,而是趕緊給大家搞出一個“工具”。書中的不足之處隻好等第二版的時候再予以完善了。
我認為這本書有幾個缺點,當然,也可能是“特點”。
一是羅嗦。
不知道看完的讀者是不是感覺到羅嗦,反正我自己有點這樣的感覺。但是沒辦法,我做營銷經理的時候經常想給業務員買幾本書,最好是他們自己就能看明白的,這樣也能省了我的事。但是事情往往不盡如人意,經常逛書店,總還是買不到可心的。有些書寫得是不錯,甚至可以說很好,但是,難懂,我認為那是專業的人寫給專業的人看的。我們的很多業務員還隻是初學者,還不是專業人士。我想寫的是一本教非專業的人迅速成為專業人士的書,是給初中生都可以讀得懂、學得會、用得好的營銷學習工具書,要寫成營銷學習的“步兵操典”。
我把書名定為“快易營銷”,“快”是學得快,首先要他能讀得懂才學得快。我專門研究過大學的市場營銷教材,反正我自己覺得不容易懂,給農村半路出家的經銷商,或者中專、高職畢業的新業務員來學習,是難了點。其實我理想中的這本書應該是一本漫畫式的,而且最好是由台灣的朱德庸先生來詮釋的漫畫,但是請不起他,隻好自己多羅嗦幾句。這裏的“易”是指易練習、易操作。
營銷是一門大學問,所以叫“營銷學”。中國的農牧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大多數,這是現狀,而中小企業普遍缺乏的是自己的營銷培訓能力。“培”是培養,“訓”是訓練。經常有中小企業邀請我去講營銷課,可是請我去是有成本的,除了“潤嗓費”之外,還要負責吃、喝、拉、撒、住、行,企業又小,為了節省費用不能總請我吧?一天的課講了四到六小時,把我累得夠嗆,但學員聽得很明白,也很有收獲。但是,我一走,沒人去訓練了,沒人去指導練習了,當時聽明白的東西,工作的時候沒有刻意地去嚐試,時間久了,又都還給我了。所以,這本書的特點是有點羅嗦,羅嗦一點讀得明白。
二是簡單。
簡單得有點拿不出手。但是,我還得按照簡單的來寫。寫書不是為了表明我比你有學問,道行有多高深,而是要把自己會、讀者不會的東西傳授給他。一本書寫得再高深、辭藻再華麗,如果讀者沒有學會,這本書一定是不成功的。我們做講師的分為高級講師和初級講師,但是,這個分級不是單純按照你腦子裏知識的擁有量來劃定的,而是按照你的教授技能和受歡迎度來評價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學富五車,但是做為一個講師卻是不合格的。這就是中國的那句俗語詮釋的:茶壺裏有餃子,有貨倒不出。
另外一個簡單是複雜(可能是我的謬論)。我把一些簡單的東西刻意地搞複雜了,盡量地把簡單的道理說出玄妙。比如,5S、4P、SWOT、分析,這些東西都是極經典的智慧結晶,但是,有些人盲目地追求新營銷理念,反而忽略了這些寶貴財富。所以,我要用大量的篇幅、實例和生活化的語言,來把這些看似簡單、實則大智慧的東西清晰地詮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