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營銷之“術”(10)(3 / 3)

十九、促成:抓住時機、臨門一腳。

這次,我講銷售的時候顛倒了一下順序,先講了客戶的拒絕與處理,然後才講促成。因為這本書的讀者是打算以初學者為主。一個銷售新手,遇到的拒絕往往也更多,很多促成動作也是在對方的拒絕之後,所以,順序調整了一下。

有人調侃說“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一是把思想裝到別人的腦袋裏,二是把別人的錢掏出來裝到自己的腰包裏”。事實上,營銷工作正是集合了兩大難事:我們把我們的觀點和方案(產品)介紹給對方,打動他以後後,把錢交給我們。營銷表麵上看來很難,但是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件再輕鬆不過的工作,不需要太多的體力。

真正的銷售高手不是等客戶做決定,而是幫助對方做決定。從營銷心理學的角度上,跟客戶溝通並不困難,但是客戶掏錢的時候還是一樣感覺到“痛苦”。所以,需要我們促成。

什麼是促成?促成就是“推動客戶下決心合作(成交)”,所以,促成不是結果,而是一個銷售動作。再詳細一點講,就是“直接麵對客戶,通過生動有效的語言或者其他活動,引導對方做出購買決定,完成交易的一個銷售動作”。可見,促成是最後成交的一個關鍵動作。但是,促成是一種水到渠成狀態下的動作,沒有前麵細致的準備和用心的溝通,成交是不可能實現的。

促成也一樣有很多可以借鑒的技巧,下麵我們列舉幾個例子,希望的大家可以舉一反三。

1、“理所當然、二選其一”

有時候,我真的很佩服一些銷售高手,好像從來不懷疑對方不會買他的產品,成交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這種態度對銷售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大家都知道,情緒是可以傳染(相互影響)的,我們到一個熱情的群體當中,我們也會表現的熱情。同樣的,我們的這種自信也會影響到客戶。下麵我來看一個銷售中最經典的促成案例。

賣茶葉蛋的老太太的故事:

“一個在街邊賣螺螄粉的阿奶,每天營業額都比隔壁的店多。後來大家發現,原來她每天在賣粉時,都會問:“要一個還是兩個蛋?”客人常常回答:“一個。”這一個蛋5毛錢,一天下來可不得了啊。阿奶的粉店生意好,一天約賣150碗粉,(按照概率計算,每10個人中有7個人動了心,5個人問了價格,2個人購買)其中有30人要了蛋。“這個故事我第一次聽講是2001年,如今已經有了多個版本,現在已經被傳說發生在王永慶的弟弟,永和豆漿的創始人身上的故事了,可見流傳之廣。

這個故事至少解釋了兩個對銷售結果促進的作用。第一是“假定成交”,在這個老太太的眼裏,顧客不是買不買茶葉蛋的問題,而是買一個還是兩個的問題。這種態度直接影響到了顧客的心理。第二個作用是用“二擇一法”促進顧客購買。二擇一的方法是給顧客兩個可選擇的方案,顧客可能會很自然的選擇一項。很顯然,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客戶做決定。

其實,“二擇一法”對銷售的促進簡直是無處不在。大家都知道,經常在外麵酒店吃飯的人,最頭疼的是點菜,因為吃過的東西太多了,自己都不知道想吃什麼了。如果我們是請客的話,往往因為點菜的事情互相推讓,耽誤了不少時間。這樣的事情,在吃火鍋的地方就不算事情了。哈爾濱有一家很著名的火鍋特色店叫“筋頭巴腦劉一鍋”,好像是個全國連鎖,在哈爾濱狠狠的火了一陣子,在黑龍江開了好多的分店,我們也經常去那裏。在火鍋店點菜很簡單,菜譜上把所有的菜一一列舉,隻要打鉤就可以了,所以,點菜不再是件頭疼的事了。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也蘊含著很多道理。在酒店點菜是我們說、服務員記錄(現在是用點菜器,像手機一樣的東西),而在火鍋店,則是自己打鉤。僅僅簡化了一道手續,效率就大大的提升,這一點,值得我們借鑒。一個人要想讓對方快快的配合你、幫助你,最重要的是要讓對方做這件事隻是舉手之勞,太麻煩了,對方就會考慮考慮,舉手之勞的事,可能想都不想就做了。

事實上,我們經常開現場促銷會,也是利用了這一點。我們把一些產品的型號、價格、飼喂階段、獎品列成表,後麵留著打鉤的地方,養殖戶隻需打上鉤,然後投到抽獎箱中參與抽獎。這都是善於利用“二擇一法”的結果,我們利用心理影響對方,不是買不買,而是買幾袋、買幾噸的問題。

2、限時優惠、莫失良機。

我一直都提倡,對一個新的市場、新的經銷商一定要有促銷動作。但是,促銷要有結束期限,否則,則適得其反,變成一種變相的降價了,促銷的作用也就起不到了。一個新的經銷商在限定的時間內給予優惠,再聯合經銷商把優惠拿出來一點,企業也拿出一部分,配合經銷商做促銷活動,這是一種市場策略。所謂的促成既然是“促使對方做出購買決定”,就要給一個優惠活動的截止期限。這是利用人性怕“買不到”的心理。促銷是畜牧行業營銷的常規手段了,但是,真正的懂得促銷的真諦並利用的很好的,其實並不多。很多聰明的企業會給業務員或營銷主管一定的價格浮動空間,就是希望業務人員善用這種方式促進業務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