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營銷之“道”(5)(3 / 3)

“由於某些人具有一些天賦,通過很短的時間進行訓練,可以獲得某一專業的很高的操作水平,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經過設計的課程、課題、實習、訓練等,獲得所從事的專業的基本技能,以滿足企業和社會以及個人家庭謀生的需求。”(摘自百度詞條),這其中的關鍵是要有經過設計的“課程”,還要進行“訓練”。這一點,很多企業做不到,沒有這樣的教育和訓練平台,所以,營銷領域充斥著不專業的人,而在畜牧行業,這種情況更是司空見慣。這麼大的一個行業,專業的訓練機構寥若晨星。通常有條件的企業,會根據員工水平和需要設計課程。而農牧行業中,飼料企業多達13000餘家,獸藥企業通過GMP認證的就有1000多家,獸藥營銷公司多如牛毛,規模也普遍很小,所以,具備完善教育訓練能力的企業比例很小。因此,業務員自己製定學習規劃就很必要了。而這個規劃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並在學習中邊學邊練邊修正,才能盡快的成長起來。

6、要在前輩或學長的指導下學習。

營銷能力的成長,是一個邊學、邊練、邊總結的過程。營銷雖然是一個專業,但卻是一個需要綜合能力的專業,是多項能力的複合。營銷能力的體現,通常在於銷售數量和金額,而不同地域、人文、競品(競爭產品)時間背景、行情等因素,都會對銷售活動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營銷人員的成長會有太多的外在因素的影響,在這些影響和挫折麵前,調整心態、及時獲得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事實上,經過正規營銷職業化訓練的業務員,如果能得到前輩和優秀業務人員的傳、幫、帶,會少走許多彎路,並能及時有效的調整心態,避免屢屢受挫下信心的崩潰。在過去的幾年中,我一直極力鼓勵新入行的業務員要盡可能的認一個到多個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工作,這樣,業務員的成長才更健康、迅速。

我說過:業務員的成長沒有捷徑,但少走彎路就是收獲。

7、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我一直強調,業務員和戰士沒有什麼兩樣,都需要在上戰場前作充足的準備,都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來消除恐懼。業務員的恐懼來自於不斷出現的拒絕和挫折感。而許多的挫折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是沒有提前預演場景,二是不具備處理異議的能力。我不管到哪裏,一定會把一句話帶在身邊:有問題是方法不對、有困難是能力不足。通過這種教育,讓業務員理解屢屢遭遇拒絕的原因。其實,初入行的業務員一樣可以擁有輕鬆應對拒絕的手段,這就是場景預演和話術準備。很多營銷水平較高的行業,都高度注重業務員的訓練。請記住:我說的是“訓”和“練”,訓是培訓,練是練習。比如保險業務員,大家知道,保險銷售是一個很不容易做的工作,而且受拒絕的次數和被準客戶難堪的程度遠遠超過其他行業的營銷人員。那麼,他們是如何迅速地進入工作角色的呢?其實,他們會組成高水平的顧問級營銷策劃團隊,搜集準客戶所有可能提出的拒絕理由,然後由營銷專家分析他們的心理,並事先對每一個可能提出的異議準備出多套應對話術方案。新入行的業務員最初的工作就是不斷演練這些話術方案,當保險業務員進行實際拜訪的時候,遇到的問題大多數是平時演練中熟悉的問題,所以,用成竹在胸的話術來應對,雖然業務不一定馬上成交,但是受挫折感被大大減低。加上他們每日晨會激勵、夕會打氣,因而業務員的成長很快。

軍人的訓練講究:平時多流汗、戰場少流血。學習營銷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掌握了一種營銷的規律,就要有意識地不斷演練,有意識地在推銷過程中使用。很遺憾的是:許多業務員對營銷理論知道的很多,而在銷售過程中卻不知道使用,更多的相信喝酒、KTV,甚至是洗澡泡腳的作用,這是對營銷的本末倒置,隨著客戶消費購買心理的成熟,那些邊緣手段正在不斷的失去市場。

武術界的一句諺語說的好: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如果引申到營銷事業中來比喻,那麼就是說,營銷活動就像打拳,如果忽略了紮實的基本功訓練,你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營銷人,最後,即使打拚多年,也隻能是個三流推銷員。

十一、塑好品牌、做對事。

塑造品牌是企業的事嗎?應該說,塑造品牌既是企業的事情,也是我們個人的事情,企業品牌與個人品牌是相輔相成的。

我們先從大的方麵講。毋庸置疑,萬科因為有了王石的個人品牌而錦上添花;蒙牛也因為牛根生的品牌而高速發展;我們不能忽略張瑞敏個人品牌的貢獻;當然更不能否認李寧是因為李寧而“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