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返鄉(1 / 2)

南下的4487次列車上16號車廂裏,一個青年正凝望著窗外出神,一絲倦意絲毫沒有掩飾那英俊的臉龐,正是一夜無眠的黃麟。外麵下著小雨,老天都好像知道今天是個分別的日子,布置了一個細雨如織的纏mian景致。窗外的景色越來越熟悉,讓黃麟不禁想起4年前的日子,那時候他踏上北上的列車,充滿憧憬,感覺一切都是新奇的,雖然外麵的世界是越來越陌生,但是卻絲毫不感覺到生分,反而被一種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包圍著;而此時,當人已經過四年的學習,經曆了許多,伴隨的返鄉的情愫又讓他的心裏上下翻騰。對愛人的眷戀,對未來的向往,對家鄉的思念讓他更加呆呆地望著窗外……

火車向前飛馳,家鄉越來越近了,心越來越緊了。

常常地舒了一口氣,他用大拇指關節在眉心上來回地摩挲,這是他讓自己冷靜下來想事情的一個習慣動作。既然一切都已經選擇了,想回頭沒有用處,徒增傷感,何況這是自己的一個心願——體驗一番站在講台上用粉筆書寫人生的滋味。努力做好現在的事情,了卻這一個心願,然後再去完成和玲玲那共同的心願。眼前浮現呂玲那熟悉的笑,黃麟在心底說:一年後等我回來。

一聲長長的汽笛聲將沉思中的黃麟拉回現實,14點20分,家鄉,到了。拿好了行李,放下了心結的他邁著的步子也輕鬆了許多,這時候才發現雨原來已經停了。嗅著家鄉那雨後熟悉的伴著清新泥土香味的空氣,他真的好像大聲喊一聲:“我回來了!”

照舊在出站口看到父親在觀望,第一眼的感覺是:父親的華發又多了幾縷。父親執意要去提行李,黃麟知道如果不給和他同樣執拗的父親的話是不行的,於是他將最輕的那一個書包遞了過去,父親接過,走在前麵,跟在後麵。這樣的情形始終出現在黃麟的記憶裏,每當此時就想起朱自清的那篇《背影》,回憶起成長的曆程。如今一切好像是那麼熟悉,這個情形好像始終沒有變過,隻不過是,父親的身影的日漸瘦削換來自己一步步地成長。

父親引著黃麟走向那部年代久遠的幸福牌摩托車,遞過一個頭盔,將行李綁在車座上。注視著父親那雙布滿老繭的手,黃麟的淚差點就掉了下來。遺傳了父親少言的性格,他和父親幾乎沒有什麼話,但是,心卻已經交流了千百遍。在親情的麵前,語言表達有些蒼白無力,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在傳遞著愛。

摩托車在寬闊的馬路上飛馳,黃麟坐在後座上,雙手摟著父親的腰,感覺雖然父親的背日漸瘦削,但那裏卻永遠是自己心靈的最安全的避風港。道路兩旁,四年前剛種植的垂柳樹苗此刻已經茁壯成長,綠茵足可以遮住整個馬路。

隔著老遠,就看到母親佇立在村口,臉上洋溢的全是熱烈的期盼,踮著步子迎了上來。問這問那,吃飯了沒有,說怎麼又瘦了的話。然後父親說先回家再說,於是母親不說話了,走在前麵樂顛顛去開門。回家的路上,鄉親們都和黃麟熱烈的打著招呼,畢竟,他也是這個村子裏麵出的第一個大學生呢。村子又添了許多新的樓房,可以看出這裏人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