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譯過程中,譯者需要對各種意義要素進行綜合分析,選擇歸化策略或者異化策略。影響策略選擇的因素,不僅包括兩種不同的語言體係和文化背景,也涉及不同的社會製度和意識形態,甚至包括一些主觀因素,如源語作者的要求、讀者的期待等。歸化,就是要把原文本土化,以目標語或譯文讀者為歸宿,采取目標語讀者所習慣的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容。歸化翻譯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譯文,增強譯文的可讀性和欣賞性。例如,‘?;?;?;?;?;?;?;?;?;?;?;?;?;?;?;?;?;?;?;’,應該譯為“這期間,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中文裏一個常用的成語,能使讀者準確地把握句子的意思,這種翻譯策略主要是在綜合考慮中國讀者閱讀期待的前提下作出的選擇。反之,異化的原則是在翻譯上遷就外來文化的語言特點,要求譯者向作者靠攏,采取相應於作者所使用的源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容。使用異化策略的目的在於保存和反映異域民族特征和語言風格特色,為譯文讀者保留異國情調。例如,韓國有一種傳統表演藝術叫做‘?;?;?;’,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曲藝形式。對‘?;?;?;’有多種譯法,如“板聲”、“清唱”、“南唱道”等。《高麗亞那》期刊中將它翻譯為“盤瑟俚”,無論在譯義上還是在譯音上,“盤瑟俚”都與‘?;?;?;’吻合,較好地保留了源語的構詞形式和文化內涵,可以說翻譯得天衣無縫。
從實際應用方麵看,筆譯教學應該堅持直譯策略、意譯策略與歸化策略、異化策略的辯證統一,培養學生靈活機動的策略反應能力,將翻譯動機與製約因素相互結合,培養學生形成相對成熟的翻譯理念,才能切實保證高校韓國語筆譯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教學水平。
四、結語
總之,將博弈論概念引入高校韓國語筆譯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培養出專業素質高且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翻譯人才,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範登偉.博弈:高校外語筆譯教學與全球化創新人才培養[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11,(11)
[2]謝曉青、鄧明波、劉忠林.博弈論在我國高校外語專業課程設置中的運用[J].大家,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