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鐵礦山企業人工成本的管理
財經管理
作者:劉寶金
摘要:降低礦山企業人工成本對於降低礦山生產總成本,確保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本文通過對生產定員組織、生產信息化、設備自動化、強化各級管理等四個要素對降低礦山企業人工成本的途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鐵礦山人工成本降低途徑
當前,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全國鋼鐵市場疲軟,對鐵精粉需求明顯削減,致使鐵精粉價格走低。所以,國內鐵礦石企業隻有大幅度降低鐵精粉生產成本,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鑒於人工成本在鐵精粉生產總成本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所以,降低鐵精粉生產人工成本對於降低生產總成本,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意義重大。
一、合理的人員組織是降低生產人工成本的第一要素
1.規範定員定額管理,精幹高效配備人員
定員定額管理是一項係統工程,專業性強,既要做到定員定額合理,避免產生冗員現象,又要確保滿足生產需求,用最少的人員生產出最多的產品。對一座礦山做出科學合理的定員,應做好以下三個方麵:
第一,建立組織。成立由勞資、設備、工藝、安全、財務等各方麵管理人員組成的定員定額小組。小組成員要深入現場,認真研究,充分考慮設備、安全、工藝、成本、工作班製、勞動環境等各方麵因素,並進行科學合理分析,確定最科學合理的定員定額方案。
第二,定員定額工作各礦山之間要相互借鑒,不能閉門造車。要在生產規模、設備使用、生產工藝相同或相近的有可比性的國內、外礦山之間進行對標考察,吸收借鑒先進經驗為己所用。
第三,定員定額工作完成後不能一成不變。各級管理人員要充分解放思想,大膽創新,不斷改進工藝缺陷,探索先進的工藝操作、設備管理方法,要隨著設備改造、工藝改進等不斷優化勞動定員,使人員配備更加合理。
2.充分發揮薪酬製度的激勵作用,加大成本考核力度,做到成本指標與薪酬指標掛鉤考核
第一,完善的薪酬管理製度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對企業發展影響巨大。建立與現代企業相配套的、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薪酬管理製度與分配方案成為企業研究的重要課題。
第二,薪酬政策的製定要考慮企業工資支付能力、經濟效益狀況、國家工資政策規定、地區和行業薪酬水平、地區消費和物價水平等多個因素,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崗位工作條件、績效大小、風險大小、艱苦程度等製定各崗位薪酬水平。
第三,要充分發揮薪酬製度激勵作用,嚴格控製人工成本支出,嚴細考核,從基層做起,員工、班組、車間都要有成本指標,都要有成本壓力,成本與薪酬掛鉤,最終實現按勞分配。
3.加強職工教育培訓管理,培養一支高水平的職工隊伍,提高操作、檢修、維護人員技能水平,推行高技能人才獎勵製度、多能工製度等,提高勞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