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者對旅遊電子商務認知度的不斷提升,極大降低了旅遊企業的經營成本。首先,降低了旅遊企業的信息傳播成本,網絡媒介具有無時間地域限製、無時間版麵約束、內容詳盡、雙向交流、反饋迅速等特點。其次,網絡營銷無須付出店麵租金成本。最後,減少了旅遊市場的交易成本。電腦網絡形成的“媒體空間”取代了“物質空間”,“虛擬市場”取代了“傳統市場”,旅遊企業和消費者可進行直接交易。
4.提升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境內外雙邊經貿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國外旅遊服務公司長驅直入,憑借成熟的電子商務經驗,它們引發的絕不是簡單平等的傳統旅遊競爭。一旦旅遊市場全麵開放,網絡旅遊迅速成熟,那麼,整個旅遊行業現在的競爭格局將被改變,全國現有的數十萬大小旅行社90%將可能不複存在。我國旅遊企業隻有積極參與運用電子商務,適應國際旅遊需求的新特征和國際旅遊交易的新方式,不斷提升品牌形象和服務水準,才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和市場優勢,從而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在國際旅遊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5.滿足消費者的獨特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個性化的消費日益成為人們的追求目標,反映在旅遊業上,就是追求個性化的旅遊。個性化的旅遊線路、個性化的旅遊經曆、個性化的旅遊紀念品等,加上不斷改善的高速交通網絡,大大縮短了旅途時間,從而加劇了這種個性化需求的發展。在我國旅遊業每年4000多億元的產值中,有90%來自於商業散客和家庭自助遊,說明這是一個潛力極大的市場。顯然,依靠傳統的業務模式將極大地提高運營成本,而這恰恰為旅遊電子商務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它會以類似“定製”的方式去滿足眾多的遠距離、小批量的旅遊消費需求。
10.3.2網上旅遊的服務內容艾瑞谘詢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的在線機票、酒店和打包旅遊產品預訂收入將同比增長27%,達到47.5億元。由於中國網民具有龐大的基數,而使用在線旅遊服務的比重還比較低,因此在線旅遊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在線旅遊市場規模在2013年將攀升到90.1億元。
1.旅遊信息的彙集、傳播、檢索和導航
這些信息內容一般都涉及景點、飯店、交通旅遊線路等方麵的介紹;旅遊常識、旅遊注意事項、旅遊新聞、貨幣兌換、旅遊目的地天氣、環境、人文等信息及旅遊觀感等。旅遊產品是一個紛繁複雜、由多個部分組成的結構實體。旅遊電子商務像一張大網,把眾多的旅遊供應商、旅遊中介、旅遊者聯係在一起。景區、旅行社、旅遊飯店及旅遊相關行業,如租車業,可借助同一網站招徠更多的顧客。新興的“網絡旅遊公司”即將成為旅遊行業的多麵手,它們將原來市場分散的利潤點集中起來,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圖10—11所示為酷訊旅遊網首頁。
2.旅遊產品(服務)的在線銷售
網站提供旅遊及其相關產品(服務)的各種優惠、折扣,航空、飯店、遊船、汽車租賃服務的檢索和預訂等。圖10—12所示為攜程旅行網網站首頁。
3.個性化定製服務
從網上訂車票、預訂酒店、查閱電子地圖到完全依靠網站的指導在陌生的環境中觀光、購物。這種以自定行程、自助價格為主要特征的網絡旅遊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國人旅遊的主導方式。能否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已成為旅遊網站,特別是在線預訂服務網站必備的功能。圖10—13所示為同程網網站首頁。
圖10—11酷訊旅遊網首頁
圖10—12攜程旅行網首頁
圖10—13同程網首頁
10.3.3網上旅遊的發展中國旅遊網站的建設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隨著旅遊電子商務用戶規模和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湧現出攜程旅遊網、華夏旅遊網、青旅在線等一批知名旅遊網站,提供旅遊電子商務服務的公司數目也在急劇增加。中國部分旅遊網站還建立了內外部信息管理係統、實時預訂係統,提供電話、網絡、短消息、代理店等服務,建立包括客戶關係管理係統、後台服務在內的完整的服務鏈。截至2010年12月,我國在旅行預訂用戶規模為3613萬人,在網民中的滲透率為7.9%。用戶數比2009年底增長了589萬戶,年增長率為19.5%。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城市化建設、加快信息化發展步伐,在線旅行預訂產業發展潛力較大。2010年在線旅行預訂行業開始分化,旅遊產品網站直營力度加大、第三方代理服務提供商提供更加細致的信息整合服務,垂直旅遊搜索引擎服務產品滲透率加大等,這些細分服務滿足了網民更多需求,旅行預訂市場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