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的家長推銷課外讀物時,家長會說:“我的孩子連學校的課本都不想讀,怎麼會有興趣看課外讀物呢?”作為銷售人員我們可以說:“我們這套讀本就是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而特別編寫的。”
太極法處理的大多數是客戶不十分堅決的異議,特別針對客戶的一些借口,它最大的目的就是讓銷售人員處理異議迅速引起客戶的購買欲望。
客戶的異議是既是銷售的障礙,也是成交的信號,它是推銷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也是推銷過程的正常現象,要歡迎客戶的異議,也要做好心理上的準備,以冷靜地態度對待它。
不要爭吵
對顧客異議你不可能不作處理,即使不予理睬,也是一種權宜之計。但無論怎樣處理,你都應該形成正確的對待顧客異議的態度,注意說話的措辭。即使是顧客完全錯了,也應盡量避免直接爭論。要知道,推銷員糾纏於異議的是非,即使你贏了,傷了顧客的麵子,可能最終也會失去顧客,丟掉生意。
選擇恰當的時機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優秀推銷員所遇到的客戶嚴重反對機會的隻是其他的大約十分之一,原因就在於優秀的推銷員往往能夠選擇恰當的時機對顧客的異議進行滿意的答複,在恰當的時機回答顧客的異議,便是在消除異議的基礎上發揮了其積極的一麵。
避開枝節
銷售人員往往會因為一個與推銷商品無關的問題而陷入爭吵,這樣做的結果不是收獲很少,就是根本就沒有任何收獲。對於銷售人員來說,你隻要注意客戶對商品的意見就可以了,要避量回避沒有多大價值的枝節問題,這樣可以節省麵談時間,提高銷售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正如前麵所述,對待異議,無論如何都必須處理。而對一個異議做出反應和處理的方法可能有若幹個,如果要問什麼樣的回答是最好的,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也沒有絕對正確的最佳處理方案,隻有一個簡單且淺顯的道理:正確的處理總是取決於潛在顧客、當對的情況和異議本身的特點。
要站在客戶的立場上
處理客戶的異議時,不妨換一個角度站在客戶的立場上去想一想。
有一次,一位顧客在喝牛奶時發現了一小塊玻璃,他怒氣衝衝地跑到牛奶公司去投訴,因為他經常為他的孩子訂奶喝。這位顧客一到牛奶公司就對接待人員說道:“你們隻顧著賺錢,你們想過沒有,這些碎玻璃一旦喝進肚子裏是會要人命的!”
公司負責接待的公關經理聽到這裏,並沒有怒形於色,也沒有與顧客爭辯,而是非常關切地問道:“那碎玻璃片是否傷著您了?是否現在有必要去醫院請醫生檢查一下?”當得知顧客並沒有受傷時,接待人員轉憂為喜,接著說:“那真是不幸中的大幸,要是老人或者孩子喝到這瓶牛奶,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啊!”這一番設身處地為顧客考慮的話,讓這位顧客心是的怒氣一下消了下去,雙方洽談的氣氛也得到了緩解。
當客戶提出來時最好立即解決的異議
出來的異議屬於客戶十分關心的事項時
必須處理好眼前的問題才能繼續進行銷售時
處理好異議,立刻就能成交
可以稍後處理的異議
無法確認的事情,可以承認暫時無法立即回答,但是會盡快找到答案回複顧客
當顧客還沒有完全了解產品就得出價格異議時
當前的異議,後麵有更清楚的證明
無論顧客講些什麼反對意見,都是沒有惡意的。倘若顧客真的有惡意,推銷員就沒有和顧客見麵和談話的機會了。顧客願意與直銷員見麵,能聽他說話,能拿起他的商品來看看,再說些反對意見,這種種行為就表明顧客對製造商、對商品頗有好感,甚至有購買的意圖。
麵對顧客的異議,推銷員所要做的是理解顧客之所以有反對意見,大半是基於某種誤解,是由於長期的偏見所致,然後就必須努力找出其內在原因來,以便做一些適當的處理。也就是說,銷售服務要讓顧客了解和滿意。尤其是在當前的推銷活動中,顧客對銷售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各廠家也競相在服務方麵展開競爭。如果直銷人員不能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好、更多的服務,給顧客更多的附加利益,或者直銷人員的服務態度不好,令顧客感到缺乏服務的誠意與精神,顧客提出異議也是應該的。
有時候,潛在用戶之所以推托,是因為他在與直銷公司打交道時曾發生過不愉快。這時如果公司本身有錯誤,直銷員可以許諾對方,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後做些適當的調整。
當顧客與你的公司之間發生了不快,你往往隻有一個辦法來補救,那就是不斷地去拜訪他,直到顧客確信你及你的公司是好的、信得過的,不再為某一次誤會而求全責備。成千上萬的老顧客都是被堅持不懈地使用這種技巧的直銷員重新拉回來的。
隻要你能以一種關心、熱誠的態度幫他們解決問題,再以樂觀的個性來感染他們,事情自然就好談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