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訂單高手在銷售什麼(1 / 3)

“積善梳”和“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

(一)積善梳

一家公司要高薪聘請營銷高手,張三、李四、王五都去報了名,公司要求每位應聘者必須經過一道測試:在一個星期之內向山上的和尚買梳子。這道立意奇特的難題、怪題,可謂別具一格,用心良苦。三個人分別拿了產品就上路了。

把梳子賣給和尚?這怎麼可能呢?

一個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彙報各自銷售實踐成果,張三僅僅隻賣出一把,李四賣出10把,王五居然賣出了1000把。同樣的條件,為什麼結果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公司請他們談談各自的銷售經過。

張三說,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無數次和尚的臭罵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撓,終於感動了一個小和尚,買了一把梳子。

李四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把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的頭發都吹亂了。李四找到住持,說:“蓬頭垢麵對佛是不敬的,應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頭。”住持認為有理。那廟共有10座香案,於是買下10把梳子。

王五來到一座頗富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刹,對方丈說:“凡來進香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回贈,保佑平安吉祥,鼓勵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三字,然後作為贈品。”方丈聽罷大喜,立刻買下1000把梳子。

在“積善梳”的故事中,張三、李四和王五分別采用了不同的銷售方式,結果也是不同的。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如下啟示:

張三是一位執著型推銷人員,有吃苦耐勞、鍥而不舍、真誠感人的優點;

李四具有善於觀察事物和推理判斷的能力,能夠大膽設想、因勢利導地實現銷售;

王五呢,他通過對目標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膽創意,有效策劃,開發了一種新的市場需求。由於王五過人的智慧,公司決定聘請他為市場部主管。

(二)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

美國有一位銷售訓練大師叫湯姆·霍普金斯,他在美國舉辦過一千多場次的銷售員訓練。在一次電視台采訪活動中,一位記者刁難他說:“假如說我現在是北極圈裏的愛斯基摩人,現在你如何把北極冰公司生產的北極原冰賣給愛斯基摩人呢?”

霍普金斯於是現場示範了這個銷售過程。

他說:“你好,愛斯基摩老兄,我是北極冰公司的銷售員湯姆·霍普金斯。”

對方說:“你想幹嘛?”

他說:“我想給你介紹一下我們北極冰公司生產的北極冰。”

對方說:“賣冰,你到赤道去賣吧,到我們這裏賣,你開什麼玩笑?我們不需要冰。”

霍普金斯說:“你確信你不需要冰嗎?”

他說:“那當然,冰在我們這裏根本不需要花錢買,我們這裏冰天雪地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冰。”

霍普金斯說:“你說得有道理,我聽說過經濟學裏有一個質量價格定律:質量好的東西價值比較高,但你看看這些不需要花錢的冰是什麼樣子的,推開窗戶看看,那一堆東西是什麼?那是一隻狗熊在冰上打滾,你看看這隻狗熊把冰搞得一塌糊塗。再看看那一排企鵝在幹嘛?一排企鵝搖搖擺擺在冰上走,後麵還拉了很多的排泄物。再看看你隔壁的鄰居,看看你的鄰居在冰麵上殺魚,把那些魚的內髒扔得到處都是。”

霍普金斯繼續說道:“唉,愛斯基摩老兄,你看好好的冰被這些動物、這些人搞得一塌糊塗。我用我的人格保證,像你這樣對家庭負責、有愛心的人一定不會隨隨便便把外邊的冰取回來,添加到你家人的飲料裏麵,你說對嗎?”

愛斯基摩人說:“那當然。”

霍普金斯說:“本公司早就為您設想好了,這是特意為您生產的安全、衛生、環保的冰。我們這些冰一關金一打,現在還給你打八折優惠,你買兩打還是三打?”

結果愛斯基摩人就買了冰,買完以後,霍普金斯又說:“愛斯基摩老兄,剛才那個洗魚的鄰居跟你很熟嗎?”他說“那當然了”,霍普金斯高興地說:“說不定他也跟你一樣,對家庭有責任感,也富有愛心,能不能介紹我認識一下呢?”結果銷售又擴展到了第二個愛斯基摩人的家。

霍普金斯就是這樣來向愛斯基摩人賣冰的,他把人們認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做到了。我們如何克服麵前的困難,表現出專業的銷售技能呢?以上故事中有三點是十分值得我們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