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領導集體裏,每個人的個性是不一樣的。在性格上,可能有內向和外向之分,在氣質上,在能力上也各有各自的特長和不足。這樣,有人做事可能果敢、利索,性格剛烈,辦事效率高,但無韌性;有人做事可能周到細致,性格柔韌,辦事效率不高,他們如果能看到彼此的特點,在領導工作中互相配合好,就能彌補各自缺陷,既把事情做好,又能和下屬搞好關係,使領導集體顯得充滿活力,性格錯落有致,能力能互補,讓人對集體有一種配合默契的感覺,對各個領導的風格都有一種欣賞心理,因為良好的配合弱化了每個人的缺點,突出了個體的優點,領導集體的感召力大大增強。因此,領導者有寬容和兼容的精神’就會使所屬群體中每個人的個性充分發揮而又不影響集體的發展。
這種寬容的心胸,也體現在對待犯錯誤的員工的態度上。
下屬犯錯誤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例如,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欠缺考慮;過去完成無例可循,以致犯錯誤等。事實上,以上兩種情形都可能是工作轉型的開始。因此,身為上司者若對勇於認錯的下屬加以指責,則無異於錯失了此一寶貴的動機,致使下屬形成“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錯誤觀念。
所以,上司對於那些承認自己過失的下屬,最好讚揚其積極的態度,而不可一味地加以斥責,同時應與他共同研討過失的原因及改進的對策。如此才可提高下屬的工作意願,並加快其學習的步伐。
既然人的過錯難免,那麼,容忍人犯錯誤,允許人改正錯誤也就順理成章了。
容人之過,就要進一步破除求全責備的觀念,樹立用人看主流、看本質、看發展的思想。要堅持用辯證的、曆史的、全麵的、發展的觀點看人才,既要看到人才的不足和失誤,更要看到人才的優點和成績;既要看到人才一時一地的表現,更要看到人才的全部曆史和全部工作;既要看到人才的表象,更要看到人才的本質;既要看人才的曆史,更要看人才的現實表現和發展趨勢。要對人才的失誤和不足作具體的曆史的分析,分清大節與小節、主流與支流、偶然與必然、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鼓勵人才積極探索,勇於實踐,大膽創新。不能吹毛求疵,抓住一點,一棍子打死。
對人才的過失性錯誤,一定要注意寬容。過失並非有主觀意圖,而是出於輕信或者疏忽大意的心理狀態而導致犯錯誤。由於人的思維有限,可能考慮不周,過失難免,並非其主觀意圖所致。對這類錯誤,容之,則寬其心,去其疑;不容,則使人人謹小慎微,不思進取。
此外,寬容的心胸還必須要求主管能夠容人之短。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這是必然的。所謂“人有短,所以見長;惟有不香,乃見其香。”人如果沒有短處,也就無所謂長處了。人才也是凡人,有其長,也有其短。山峰越高,山穀越深。人才能力越強了,缺點就可能顯得越突出。部門主管們不能視部屬之短而揚其短,而應視其短而避其短,並促其向長轉化。
容入之短,不能以己長格物。古人曰:“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即不以己之好惡定別人長短,不以己之長來否定人之長,不以己之情感來待人之短。否則,必然導致長短界限混淆不清,必然傷害部分賢能之士,甚至造成人才的重大損失。
容人之短,”無害之疾不可灼”。人之缺點:弱點隻要不妨礙其作用的發揮,就可以不必計較它。
容人之短,要正視其短,區別對待。容人之短,也要具體分析,根據不同之“短”而采取相應的對策。如果是不影響長處發揮的短處,則可以任其存在,不必苛求;如果長處與短處是相伴而生,且有一定影響,則應大膽使用其長,同時幫助克服其短,以利於充分發揮其長處的作用;如果其短處有明顯的危害,則應首先幫助其迅速克服缺點,同時盡量發揮其長處。
總之,要達到用人藝術的高超境界,容人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容人的目的是為了使有才能的人盡力發揮才幹。容人首先要信任人,要任人以專,不信讒言;要善於為下屬承擔責任;要有寬宏大度的優良品質。主管隻有掌握好容人的藝術,大膽啟用賢才,才會使事業更上一層樓。
行為要公正無私
行為公正無私是對一個主管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
你隻有做到公而忘私、虛懷若穀,有很高的責質,能夠不計較個人恩怨和得失,才能獲得上司的賞識和員工的信任,才能有效地開展工作。
部門主管在日常工作中,整天要麵對的是自己的下屬,對往日的拍檔過於熱乎會導致其他下屬的不滿,如果對新下屬冷淡,也是不可取的。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部門主管要對所有下屬一視同仁,與下屬搞好關係有利於部門主管的命令上行下效,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