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很不可思議的,這種老板在走投無路時,反而會輕視觀念和自己相同、迎合自己的下屬。他們要是知道自己其實是和下屬一樣無能就好了,但是他們不會見到自己的無能,隻會看到下屬沒有作為。
這時他們就會開始找尋想法與自己不同的人。要是他們在自己的下屬中,發現有不迎合自己、特立獨行的人,就會像發現英雄一樣。可是這種英雄在他以前還沒有走投無路時,總是被他認為是“搗蛋鬼”或者“討厭的家夥”。現在陷入絕境了,才一百八十度地大轉變,這種因環境變壞才改變價值觀的老板,往往會失敗,世上這種老板有很多。
所以當你的同事處處逢迎老板,想辦法迎合老板的口味時,你不要受他們的影響也去謅媚上司。如果你特立獨行,有自己的主見,也許將來你就會脫穎而出。
當然,不一味逢迎老板,那就是說在某些方麵就要拒絕他的要求。拒絕上司的要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時候你就需要掌握說“不”字的技巧。
1.出言必須謹慎
一般來說,上司總會懷著期待的心情,認為自己的指示和命令下屬當然會接受。此時若出人意料地遭到拒絕,上司的心理感受一定不妙。所以下屬向上司說“不”的時候,出言必須謹慎。
2.減少上司的抗拒情緒
進一步緩和對上司的抗拒情緒,以免上司有些尷尬,進而使他能以輕鬆的心情接受你的反對意見。
曾經擔任過日本東芝社長的岩田二夫說過一句話:
“能夠‘拒絕’別人而不讓對方有不愉快的感覺的入,才算得上一個優秀的員工。”
因此,拒絕其實是一門學問:
“拒絕”含有否定的含義,無論是誰,自己的意見或要求被否定,自然會造成情緒上的波動。
美國前總統裏根在拒絕別人的請求時,總是會先說“yes”。然後再說“but”。這種先肯定後否定的表達方式,讓被拒絕方看來是一種深思熟慮、謹慎的態度,對緩和被拒絕方遭拒絕時的抵觸情緒有顯著作用。
3.要等上司把話說完
有一種不經心的拒絕態度,就是上司還沒有把話說完,就斷然地否決他,這樣一來,上司即使不惱怒,也不會對你有好感的。要說服別人,總需要聽清楚對方所說的話,這樣才能找出說服對方的理由。
4.以問話的方式表示拒絕
以問話的方式拒絕上司時,不要用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的方式,應改用詢問的形式。
如:“從以後的發展或長遠的觀點來看,結果會如何呢?”退一步講,用請教的方式,可保住上司的臉麵,上司或許就漸漸會向你的設想靠攏。
5.給出替代方案
提出替代方案的好處在於,你盡管拒絕了上司的計劃,但並不是拒絕上司本人,而是認為他這個計劃行不通,你仍然敬佩上司的工作熱情和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因此,你提出這個替代方案隻是為了使上司能把工作搞得更好。這樣一來,上司明白了你的苦心,往往不會責怪你,甚至會認為你在替他分憂,久而久之,視你為值得信任的人。
除了以上說的5點外,還有一個方麵應值得部門主管注意,那就是千萬不要把自己當成上司的“廢紙簍”,隻要是別人不想做的事情就統統扔給你去享用。否則不僅你被逼得喘不過氣來,你的下屬在蒙受池魚之殃時也沒有人會諒解你。
每個人做事都會有一套進度表以及優先次序,你自然也不例外。倘若你的上級有事沒事就想再多派幾件工作給你,絕對不要盲目地照單全收,實在有力不從心之處就老實地跟上司說聲:“對不起”。如果他堅持這件事必須先辦,就請他把優先次序重新調整一下,以免超出你的工作負荷。聽清楚,這不單是為了你自己,也是為了你的下屬著想。要是你動輒跟老板來個“無條件投降”,那往後的日子可就越來越難混了。
與上司相處的藝術
和上司相處,這是幾乎每一個工作的人都要麵對的問題。處理在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處理同上司的關係。這種關係是否處理得好,直接決定著個人工作的開展和工作成就的獲得,是決不可掉以輕心的事情。
和不同上司相處,需要掌握不同的方法和藝術。這裏,我們就一些普遍適用的方法做一簡單介紹。
1.不卑不亢
圍繞上下級的關係,下屬要采取得體而莊重的方法處理,它包括:
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上級的批評。不要擺出卑躬屈膝的神情。如果你自己承認犯這個錯誤“很愚蠢”,他更會覺得你真的愚蠢。也不要麵帶不悅的怒氣,要記住,上級往往都自以為是,即使是他錯了也是如此。更不要表現得毫不在意。正確的態度是承認這是一個錯誤,並願意改正。這樣上級才會比較滿意,認為你還是一心想把事情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