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六十四個故事 為學校教學獻計獻策(1 / 2)

大家說道,如果政治教師,隻是講大道理,老母雞湯—原則,肯定解決不了問題。如果教師隻講問題,也不講應該有的態度,學生會越聽越感到灰心喪氣,甚至大家一起發一場牢騷。

高興就說道:“所以我們研究部的責任,首先是要解決一千所政治學校,幾千名政治老師,怎麼樣來上好這個改革開放的政治課,采取了幾個具體措施”

大家又問道,你們研究部采取了那些措施?

鄭高興就說道:“我們經過研究,報告上級同意,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舉辦大型報告會,聘請市、局領導、教授、專家,進行專題報告。講解我國為什麼一定要進行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中央的重大決策,改革開放的內容,我國基本國情,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從階級鬥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製度要從計劃經濟逐步轉向市場經濟,國民經濟發展的三步走,GDP十年翻兩翻,上海的企事業單位,廣大幹部職工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投入這一場改革開放等內容。這個講座共分十講,每個星期兩講,每一講時間是半天。聽講對象是企事業單位黨委書記,宣傳幹部,政治學校,校長、教師。講座全部借上海的可以有一千個以上座位的大禮堂,劇場裏麵進行。”

大家又問道,那麼第二措施是什麼內容。

鄭高興繼續說道:“在進行舉辦大型講座的同時,立即著手組織力量,進行編寫職工這一次改革開放的政治教育專題教材小冊子。內容也是十講,先後印刷了20萬冊,發到一千個政治學校,作為政治教師進行講課的基本教材。”

大家又問第三個是什麼措施。

鄭高興說道:“第三個措施是我們研究部內部有一份教育情況交流,請示上級更名為政校教育交流報,擴大版麵,增加發行數量,從幾百分到印刷3000份,內容是專門交流政校對職工進行政治輪訓的經驗交流,職工參加政治輪訓的心得體會,特別是政校老師講課的方法和經驗。”

大家又問這三個措施的效果如何。

鄭高興又說道:“這三個措施,對企事業領導更加重視,努力辦好政校,關鍵的關鍵,是進一步提高政校老師上好政治課,參加政治輪訓的每一個幹部、職工,能夠聯係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聯係參加學習的學員思想實際,提高思想認識,然後能夠積極投身到這一場,轟轟烈烈改革開放的浪潮中。”

執行司令張大鵬就說道:“第六十十個小題目就講到這裏。下麵接下去講第六十四個小題目為‘學校教學獻計獻策’,請王俠仁同誌來主講。”

王俠仁就說道:“好的,我來講一講關於學校教學的事情。我這個當兵出身的人,當了三十年兵,在部隊就是同作戰,當兵的打交道。特別是我這個當作戰參謀的幾乎是時時刻刻在腦子裏裝的是敵我情況,部隊到了哪裏。敵人的兵員有多少,什麼樣的武器裝備,怎麼樣配置,戰鬥進行到什麼樣的情況,我們部隊過去的戰鬥情況等等。下一步戰鬥可能出現的情況,對敵人的作戰意圖必須作出判斷,提出自己對戰鬥如何進行的意見,提供給首長、司令部作參考,好下達戰鬥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