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思索片刻說道:“萬歲不妨先晾他一晾,暫不處置。一來避避風頭,二來磨其棱角。將來再外放任職,待其實權在握之時再做他途。”
惠宗點點頭,說道:“此計可行。不過現在該怎麼處置才能妥當呢?既然要用錦禦龍,那就得派人去安撫。派誰去呢?誰去都怕惹禍上身啊。”
汪直說道:“萬歲,可以派太子前往。太子與朝臣素來不和,昨日又和錦禦龍相識,最為合適不過。”
惠宗想了想點頭,“可行。你去把太子講官謝遷叫來。”
汪直躬身說道:“遵旨。奴才告退。”
功夫不大,謝遷來了。他叩首完畢後問道:“萬歲召見微臣,不知有何旨意?”
惠宗這會兒氣消得差不多了,他喜怒不形於色地說道:“朕想和你聊聊錦禦龍的事情。你對這個錦禦龍什麼看法?”
謝遷說道:“臣身為儒家弟子,昨日也曾憎恨他對聖人不敬。隻是回去想了一晚之後,覺得他也不完全是胡言亂語。我儒家治國隻有仁民愛物這一條,實在是大而化之,無有具體可行。薑太公興周八百年,至今沒有誰敢相提並論。太公的治國之道,確有其長處。”
惠宗聽得微笑,說道:“依愛卿之見,這錦禦龍是個人才?”
謝遷說道:“臣亦不知其才能大小,但是見解、言論確實有獨到之處。”
兩人正在議論,外麵有小太監報道:“萬歲,錦衣衛急報!”
惠宗說道:“呈進來。”
小太監拿了張紙條呈進來,惠宗接過一看,上麵是錦衣衛報回來的錦禦龍殺人案子。
“你看你看,朕就知道他會惹事。”惠宗皇帝拿著錦衣衛密報,搖頭歎氣,對旁邊侍立的太子講官謝遷說:“瞬息之間,擊殺我大明精銳校官14人。謝愛卿,你還覺得他是人才?”
謝遷大驚:“所為何事?”
惠宗皇帝說:“東廠調集禦林軍精銳小校,在半路攔截他,想謀奪火銃。這個尚銘!”
謝遷疑惑,“以一敵十四?還能全數擊殺?”
惠宗皇帝看了下密報說:“一共埋伏26人,擊殺14人。”
謝遷默然無語。他覺得:這時候絕對不能稱讚錦禦龍厲害,死的那是人家禦林軍,皇帝的近衛軍。吃的是內府的錢糧,皇帝好不容易培養出來,卻一下子送了命,皇上現在不知道有多心疼。
惠宗皇帝歎氣,“這讓朕如何收拾?”
謝遷說:“臣以為,萬歲留中不發為好。一則此人防衛無過錯,處理東廠亦不合適。二則此事會讓人懷疑禦林軍戰力。三則會讓人心疑此事為萬歲暗中授使。”
惠宗皇帝微微點下頭說:“言之有理。這個錦禦龍,剛剛歸化就……唉!沒一個讓朕省心的。朕倒是想責怪那錦禦龍幾句,可他又是自衛,唉!”
謝遷說道:“微臣以前隻知其文采出眾,沒想到武力也如此超群。沿海有海盜倭寇出沒,不若令其前往剿除,以免在京中生事。”
惠宗說:“朕亦有此意,但是神機營和他有賭約,如若神機營造出子彈,他便會獻上火銃。他若果真獻上火銃,朕也不好封他太小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