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狗回答說:“你不知道我們兩個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我僅僅為了一頓飯而跑,它卻是為了性命而跑呀!”
這話被獅子聽到了,獅子想:獵狗說的對啊,如果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獵物,得想個好法子。於是,獅子又招來幾條獵狗,凡是能夠在打獵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幾根骨頭,捉不到的就沒有飯吃。這一招果然有用,獵狗們紛紛努力追兔子,因為誰都不願意沒飯吃。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問題又出現了。大兔子非常難捉而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獎賞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頭差不多,獵狗們發現了這個竅門,都去捉小兔子。獅子對獵狗說:最近你們捉的兔子越來越小了,為什麼?獵狗們說:反正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為什麼費那麼大的勁去捉那些大的呢?
獅子經過思考後,決定不將分得骨頭的數量與是否捉到兔子掛鉤,而是每過一段時間,就統計一次獵狗捉到兔子的總重量,按照重量決定獵狗在一段時間內的待遇。於是獵狗們捉到兔子的數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獅子很開心。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獅子發現,獵狗們捉兔子的數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經驗的獵狗,捉兔子的數量下降得越厲害。於是獅子又去問獵狗。
獵狗說:“我們把最好的時間都奉獻給了您,但是我們會越來越老,當我們捉不到兔子的時候,您還會給我們骨頭吃嗎?”
獅子做了論功行賞的決定,分析與彙總了所有獵狗捉到兔子的數量與重量,規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過了一定的數量後,即使捉不到兔子,也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骨頭。獵狗們都很高興,大家都努力去達到獅子規定的數量。這時,其中有一隻獵狗說:“我們這麼努力,隻得到幾根骨頭,而我們捉的獵物遠遠超過了這幾根骨頭,我們為什麼不能給自己捉兔子呢?”於是,有些獵狗離開了獅子。
獅子意識到獵狗正在流失,並且那些流失的獵狗像野狗一般和自己的獵狗搶兔子。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獅子不得已引誘了一條野狗,問它到底野狗比獵狗強在那裏。野狗說:“獵狗吃的是骨頭,吐出來的是肉啊!”接著又道:“也不是所有的野狗都頓頓有肉吃,大部分最後骨頭都沒的舔。”
於是獅子進行了改革,使得每條獵狗除基本骨頭外,還可從其所獵兔肉中提成,而且隨著貢獻變大,該比例還可遞增,並有權按比例分享獅子的兔肉。就這樣,獵狗們與獅子一起努力,將野狗們逼得叫苦連天,紛紛強烈要求重歸獵狗隊伍。
啟示:薪酬管理辦法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順應團隊成員的變化情形不斷作出相應的調整。
野山羊
天黑了,牧羊的猴子把羊群從牧場趕回羊欄時,看見裏麵摻雜著幾隻野山羊,就把它們和自己的羊關在一起過夜。
隔日下大雪,它不能把羊群趕到外麵去,隻好讓它們住在羊欄裏。它給自己的羊的飼料勉強充饑,而對幾隻外來的野山羊,它給的飼料卻很多,猴子的目的是想誘引它們留下來,成為它的羊。
等到雪化了,它把全部的羊趕到外麵去放。幾隻野山羊一下子就迅速地奔跑到山裏去了。牧羊的猴子罵它們忘恩負義,下雪時它把它們照顧得比自己的羊還好,而它們竟然離開了它。
有一頭野山羊轉身對猴子說:“就為這個原因,我們才逃跑的。昨天你對我們比對你養了那麼長時間的羊還好,很明顯,如果有另外的羊來跟你,你將也會對它們比對我們更好的。”
啟示:一視同仁的公平原則對管理好下屬和留住人才至關重要。
新鸕鶿
一群鸕鶿辛辛苦苦跟著一隻貓已經十幾年,曾經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腿腳不靈便,眼睛也不好使了,捕魚的數量越來越少。不得已,貓又買了幾隻小鸕鶿,經過簡單訓練,便讓新老鸕鶿一起出海捕魚。很快,新買的鸕鶿學會了捕魚的本領,貓很高興。
新來的鸕鶿很知足:隻幹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工作,主人就對自己這麼好,於是一個個拚命地為主人工作。而那幾隻老鸕鶿就慘了,吃的住的都比新來的鸕鶿差遠了。不久,幾隻老鸕鶿瘦得皮包骨頭。
一日,幾隻年輕的鸕鶿突然集體罷工,一個個蜷縮在船頭,任憑貓如何驅趕,也不肯下海捕魚。貓抱怨說:“我待你們不薄呀,每天讓你們吃著鮮嫩的小魚,住著舒適的窩棚,時不時還讓你們休息一天半天。你們不思回報,怎麼這麼沒良心呀!”一隻年輕的鸕鶿發話了:“主人呀,現在我們身強力壯,有吃有喝,但老了,還不落個像這群老鸕鶿一樣的下場?”
啟示:解決好新老員工的交替對企業來說是非常嚴峻的挑戰。實施員工保障製度和采用漸進的薪資待遇符合更符合全體員工的利益,從而有助於調動所有員工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