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種養能手的致富故事
創業步履
作者:費令
在素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之美譽的江南藥都樟樹市,到處傳頌著一位青年農民帶領廣大農友科學種植中藥材走上致富路的動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江西樟樹金土地種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藥都中藥材種養專業學校校長黃菊林。
聰明過人而又憨厚樸實的黃菊林,出身於江南藥都的一個農民家庭。祖祖輩輩朝天躬耕隴畝之上,刨食泥土之中。盡管辛勤勞作,由於沿襲傳統的種植模式,固然勉強解決了溫飽,但是經濟上的捉襟見肘,使他感到前途的迷惘與惆悵。不安於農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貧樂賤的現狀,他開始尋求擺脫貧困,通向富裕之路。
於是,他訂閱各類報刊雜誌,到處尋找信息,並出外參觀考察、拜訪名師。他走遍全國各大藥材市場,了解藥材行情。決心利用藥都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中藥材種養上闖出一條致富路。他利用從湖南引進的金銀花株係和當地的大葉金銀花雜交,再經無性繁殖、提純、複壯,培育成適宜江南種植的南方大葉木本金銀花,種植13公頃獲純利12萬元,種植中華吳茱萸67公頃獲純利80萬元,投資30萬元建土元立體養殖場,每年可獲利數十萬元。在雲南永仁、四川隆昌、廣元、重慶榮昌等地,發展藥都選1號水梔子640公頃,可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千萬元。看到自己的藥材種植園碩果累累——黃菊林開心的笑了。
黃菊林成功了!他選擇了一條藥材種養的成功之路。他立足農村,書寫著自己的抱負,改變了廣大農友傳統的種養模式。如今,他的藥材良種場已發展到70公頃。藥材品種發展到了木本藥食兼用新品種無核果桑、南方木本金銀花、藥都選1號水梔子、中華吳茱萸等,草本藥材新品種浙白術、多倍體板蘭根、脫毒甜桔梗、大粒決明子等160多種。
經過10多年的摸爬滾打,黃菊林由一個普通農民變成了藥材種養能手,他將自己探索出來的技術免費傳送給全國廣大農友。黃菊林先後引進良種300多個,擁有藥材種養示範戶3萬多,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數億元。在江西遭受特大水災之年,他主動向災區捐獻數萬元中藥材良種,被團省委授予“有情義的良種王”和“情係災區無私奉獻”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