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係列嚴格檢測,村裏的所有玉米均無藥物殘留超標的現象,全部符合出口標準。這批玉米不僅為村民們帶來了一次意想不到的高收入,還給了村民們長期的“金飯碗”。香港公司和村裏簽署了“合作基地協議”,由公司辦基地,基地帶農戶統一選種、用肥、用藥和種植管理,按無公害種植技術規程操作,建立起“公司、基地、標準化”一條龍管理模式的出口玉米基地。村民們賺了錢,孫梅也獲利。按照香港公司開出的提成比例,孫梅僅這一次就賺取了5萬元的提成。
一些村民看到微博的神奇力量,也產生學習上網、開通微博的強烈願望。孫梅租賃了村裏的小學教室,開辦了“農民上網培訓班”,吸引附近幾十裏之內的村民報名學習。
上任村官一年多的時間,孫梅的收入超過了在城市工作的同學。不少大學同學下鄉向孫梅討教“發跡”的秘招。
有一次,孫梅領著同學們在村裏參觀。麵對一望無際的田野,有一位同學說:“如果在這裏開辦一個‘假日農場’,平時給城裏人配送新鮮蔬菜,周末閑暇時讓他們到農場勞動,親自下地種田、種菜,享受勞動的樂趣,應該不錯。”
同學的話啟發了孫梅。征得現場幾位同學的同意後,她把這個消息發在了微博上。網友“灰蒙蒙”留言道:“非常渴望去農村務農,重新找回那一份返璞歸真的情懷。”還有一位網友寫道:“我們家祖輩都是城裏人,很想親身體驗。”
2011年春天孫梅以每畝300元的價格,承包了村前的一片鹽堿灘。經過一番深挖填肥的改造後,孫梅把這些土地劃分成小塊,以每平方米20元的價格對外出租。出租消息通過孫梅的微博發出後,一時間網上報名和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除了蘇北周邊的幾個城市外,甚至還有來自山東、河南和江西的網友前來租賃土地。
有一位來自江西上饒市的網友承包了5畝地,準備大麵積種植南瓜。因為路途遙遠,這位網友在辦理完了相關土地租賃手續後便返回江西,委托孫梅代種植。結果,由於種植經驗不足,這5畝南瓜剛出苗不久就全部死苗。
孫梅愁眉不展地四處向農業專家和村民們請教補救的方法。而來自江西的那位網友卻耐不住了,他在網上發布了一條“誹謗微博”。這條微博不亞於一磅炸彈,孫梅和她的農場陷入一片混亂。
孫梅決定把租金如數退還給網友,自己親自打理這片“假日農場”,直到農場碩果豐盈之日,再把農場重新租賃出去。
為了讓網友們見證“假日農場”的茁壯成長,每天孫梅都會把農場發展的狀態發布到微博上,並配上相應的農場圖片。農場裏的農作物成長期間,有時候接連一個多星期其成長狀態都是同樣的,麵對這種尷尬的“空窗期”,孫梅便從網上搜索一些相關的資訊來吸引“粉絲”們的眼球。
2011年末,孫梅靠自己的勤勞和堅強,把“假日農場”打理得風生水起,獲純利8萬元。孫梅的這條消息在微博上一發出,掀起了網友們2012年新一輪“假日農場租賃”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