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富有激情,積極進取(4)(2 / 2)

無論是企業的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每天多做一點”的工作態度能使你的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工作執行高效,使你從競爭中脫穎而出。

小柳在工作中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工作不用領導交代就能很好地完成。他說:“在企業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後,所有人都回家了,但老板仍然會留在辦公室繼續工作到很晚。所以,我決定下班後也留在辦公室裏。雖然沒有人要求我這樣做,但我認為自己應該留下來,在必要時為領導提供一些幫助。”

小柳自動留在辦公室,不僅使他養成了“每天比別人多做一點”的好習慣,還大大提升了工作能力。

每天到了下班時,小柳都會看到老板留在辦公室孜孜不倦地繼續工作,受此影響,小柳也主動留下來,幫助老板工作。雖然他比別的員工多付出了一點,但卻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鋼鐵大王卡內基說:“有兩種人成不了大器,一種是別人非要他做,否則不會主動做事的人。另一種是即使別人讓他做,也做不好事的人。那些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會主動做事而且不會半途而廢的人將取得成功,這種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點點,而且做得比預期的更多。”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比別人多做一點點”有時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敬業的表現,也是員工提高工作效率,走向成功的途徑。在平凡的崗位上,堅持每天多做一點事情,就會做出比別人更優異的成績。雖然這也許會占用你一些時間,但是,你的工作會由生疏變得熟練,由熟練而變得優秀。

小程由於家境不好,中學沒有畢業就出來打工,剛到深圳時,一無文憑,二無關係,三無手藝,因此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隻能棲身在沙頭角的鐵皮房裏。

小程經過一番認真思考,決定去賣菜。

賣菜成本低,幾百元就可以周轉,隻是每天都要起早摸黑,又髒又累。

在賣菜的過程中,小程一直留心觀察身邊的事。他發現,做豆腐是門手藝,不像賣菜,誰都可以幹。於是他向做豆腐的師傅學習,以勤奮的工作態度獲得對方的信任,最後還和做豆腐的人合作賣起了豆腐。

豆腐在菜場中零賣銷量有限,經過觀察,小程發現豆腐賣給食堂這樣的大客戶,利潤要高一點。於是,他便開始給食堂送貨。

別人送豆腐送到了收下錢就走,小程則不同,他每送一處,隻要人家正在做飯,他一定幫忙把豆腐切好,下到鍋裏。就因為多做了這一點小事,小程的人生出現了第一次轉機。

有一天,小程為一個大公司食堂送豆腐,恰巧這個公司的行政部經理正在食堂檢查工作,看見小程幫著切豆腐,詢問怎麼回事。了解情況後,行政經理便對小程說,你也不用再賣豆腐了,到公司來上班吧,我們正缺一名保安。

這個崗位的職責是坐在公司的門口,監督員工上下班打卡,保證公司財物的安全。在這個崗位上,小程又做了別的保安從未做過的事,即將公司的門口打掃得幹幹淨淨,連打卡機的卡架都擦得一塵不染。

在這個崗位上小程幹了一年多後,他的人生又出現了一次轉機。

這家公司進軍商界開設連鎖店,需抽調老員工去從事經營管理工作,老板看中了小程,讓他負責超市的財務管理工作。

小程自從得到這份差事後,十分珍惜。他克服了自己文化水平低的困難,將賬目梳理得井井有條。無論供貨有多少品種,銷退、結賬、保質期,他都在賬上反映得清清楚楚,使進出貨工作極有效率。此外,他又比別的同事多做了一件事:每次貨物進出,他必親臨現場查驗,不隻是等倉庫報單據;客人結算退貨、裝卸搬運、填單製據,他也都一幫到底。

這樣,小程人生的第三次轉機又出現了。一位供貨的台灣地區商人看到小程的敬業精神,記在心上,決定委托小程代理其在大陸的業務。

成了批發商後,小程仍然起早貪黑,堅持比別人多做一點,比員工多做一點。

小程文化水平低,又沒有社會背景,在職場上,他應該屬於“弱勢群體”,但他好強,不甘心處於弱勢的位置。他堅持每天比別人多做一點事,天長日久,他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打工仔成為擁有數百萬元資財的批發商。

偶爾比別人多做一點,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而當你堅持每天比別人多做一點時,工作能力就必然隨之提高。這樣,工作效率提高了,信心也會增強。

任何一個領導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多做一些工作。在領導沒有安排任務的情況下,隻要認為這樣做對企業有利,能提高執行效率,你就應該主動去做。每天多做一點,積少成多,必然有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