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他懷著堅定的信心去拜訪客戶。第一天,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與20個“不可能的”客戶中的3個談成了交易;之後的幾天,他又達成了2筆交易……到第一個月的月底,20個客戶隻有一個還沒買他的廣告。
盡管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績,但索利克依然鍥而不舍,堅持要把最後一個客戶也爭取過來。每天早晨,那個拒絕買他廣告的客戶的商店一開門,他就進去勸說這個商人做廣告。
每天早上,這位商人都向索利克說:“不!”但每一次索利克都假裝沒聽見,然後繼續前去拜訪。到了月底,商人的口氣緩和了些:“你已經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來請求我買你的廣告了。我現在想知道的是,你為何要做這件幾乎不可能成功的事。”
索利克說:“我並沒浪費時間,我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我一直在訓練自己在執行中的堅持精神。”
那位商人點點頭,接著索利克的話說:“我也要向你承認,我也等於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你已經教會了我主動接受挑戰這一課,對我來說,這比金錢更有價值,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買一個廣告版麵,當做我付給你的學費。”
索利克對工作自動自發的精神,連客戶都受到了感動。
在工作中隻能被動服從的人,大多都缺乏足夠的工作熱情,也缺乏充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從來不要求自己盡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完美,他們認為隻要把上司分配的任務做完就萬事大吉了。結果,成功的機會也被他們拒之門外。
沒有服從就沒有團隊
對於企業來說,員工服從,才能在競爭中團結和諧,有了懂得服從的員工,企業的凝聚力才會更高。
任何企業都很重視員工對團隊的認可度,對企業領導的認可度,這種認可度也就是服從,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領導是企業的核心精神和經營理念的人格化體現。所以,服從是對領導的一種認可,是對企業的認可,同時,又是對自己的認可。
小薑在公司做了3年,從一般員工做到主辦科員。最近,來了一位新主管,但小薑心裏不服氣。主管讓其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要隨便串崗,但小薑偏偏不聽從主管的指令,以身體不舒服為理由,不做本職崗位的工作,跑到其他崗位串崗。主管看他是老員工,顧及他的麵子,沒有處理他,也一連兩天沒有安排他工作,但他依然故我。後來,經過部門經理出麵教育,小薑還是不改。主管隻好把小薑交人事部門處理。人事部門經理找小薑溝通,小薑就是不承認自己有錯誤,按製度處罰他還不接受,還與人事部門經理大吵大鬧。最終,小薑被公司除名。
小張是小薑的同事,也是公司的業務員,他的學識、才華不如小薑,但他平日對上司恭敬有加,對上司安排的工作總是采取服從的態度。每每與上司在一起與客戶談判時,他都沉靜地坐在一排,保持緘默,隻在適當的時候為上司“補台”。例如,如果上司在與客戶談話時,忘記了一個重要的數字,此時,上司停頓下來,小張便趁機小聲地提醒一下,上司既有麵子,又得到了及時的幫助,便把小張視為工作中的左膀右臂。由於小張注意服從和協調,公司業務部的團隊效應發揮得很好,上司和下屬們的關係,同事之的關係都處得十分和諧,大家在一起工作得很愉快。
員工服從命令,在工作執行中,以企業利益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領導的決策才能得到有效的執行,整個團隊才能步調一致地幹好工作,應對激烈的競爭。如果一個員工處處隻顧顯露自己的才華,無視組織,無視團隊,這樣的員工不但談不上有執行力,而且對團隊的破壞作用也很大。
員工處處以自己為中心,也是缺乏紀律性的表現。紀律是對人們行為的一種約束,是確保員工做事正確、執行到位的有力武器。員工隻有具備遵守紀律的自覺性,服從精神才能真正體現出來。很難想象一個行為散漫、工作拖拉、沒有紀律觀念的員工,會認真服從上司的指令,會不折不扣地執行命令,會自動自發地完成任務。
我們正處在一個講究效率的時代,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稍有遲疑,就可能使原來的構想和計劃付之東流。如果缺乏服從的觀念,從大處講,使企業的戰略決策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執行,從而貽誤了大事。從小處講,員工不能圓滿地完成本職工作,影響團隊的利益。此外,也會極大地影響團結,導致團隊的人心背離,在這種糟糕的人事環境裏工作,是談不上有高效執行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