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領導的心態對待工作
如果你是企業的領導,回顧一天的工作,檢視一遍工作的過程和效果,你會十分滿意嗎?
如果你是企業的領導,一定會希望員工能和自己一樣,把企業當成自己的事業,努力、勤奮、積極主動。因此,當你的領導交給你工作並向你提出這樣的要求時,你一定要認真高效地執行。以領導的心態對待工作,你就會成為一個領導信賴的人。
在一家大型商場裏上班的小謝自認為是一個好員工,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記錄顧客的購物款。然而有一天,當小謝正在和一個同事閑聊時,經理走了進來。經理環顧四周,然後示意小謝跟他走。經理一句話也沒有說,就開始動手整理那些訂出去的商品,完成後又走到食品區,開始清理櫃台,並將購物車清空。
小謝驚訝地看著這一切,明白了:經理是在以自己的行動告訴他,他應該像經理一樣工作。經理見小謝仍在發呆,就告訴他:“你是商場的主人,你的工作應該是積極主動的。”
經理以自己的示範行動告訴小謝,作為企業的員工,在進入企業的第一天開始,就要把自己當成這個企業的主人。當然,那些事情可能不是小謝的本職工作,但他是公司的一員,就應該以主人翁的精神對待工作。主人翁精神固然是有“奉獻”的一麵,但其實在“奉獻”的同時,不僅對企業有幫助,而且收獲最大的還是自己。因為這是你的一種對待人生的態度,也是一種最有效的工作方法,積累的將是一生的財富,是實實在在的收獲。
反之,如果你整天考慮著“公司能給我什麼?”那麼一定會影響辦事效率,還會影響自己的心情,最終影響的是自己的發展。而當你覺得自己是這個企業的主人時,你就會獲得一個全新的立場,自然而然地站在企業角度,以領導的心態去想問題、做事情,就會迸發出工作熱情。
所以,員工應該多想想“我能為企業做些什麼?”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主動去做其他工作。
羅斯是一家大公司辦公室的打字員,有一天,同事們都出去吃飯了,隻有她一個人還在辦公室裏收拾東西。這時,一個部門經理走進來,想找一些信件。
這並不是羅斯分內的工作,但是,她依然回答:“我會盡快幫您找到它們,並將它們放在您的辦公桌上。”當她將他所需要的東西放在他的辦公桌上時,這位經理顯得格外高興。
半年後,在一次公司的管理會議上,那個經理所在的部門有個職位空缺。總裁在征求這位經理的意見時,他想起了那位勇於負責的女孩羅斯。於是,這位經理當即推薦了羅斯,羅斯的職位一下子晉升了兩級。
在工作中,員工應該像羅斯這樣主動地承擔責任,把公司的事情、他人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去做。
在很多企業裏都有這樣的員工,在工作中,如果上司在,他們會表現得很有主動性,但上司不在,他們就會耍滑偷懶。很顯然,這樣的員工缺乏主人翁精神。
真正為企業著想的員工是不需要上司監督的。無論上司在不在身邊,他們都會一樣埋頭認真工作。而且,在工作中主動擔當的員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隻要與工作和企業有關,他們都會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在工作中,任何時候都想企業所想,以領導的心態對待工作,這樣的員工才是企業需要的,才會獲得成功。
做一個主動執行者
服從不是被動意義的服從,而是在領導下達任務、安排工作後,不講條件地執行,積極主動、盡職盡責地去完成。因此,在任何一項執行中,“自動自發”最能體現出服從的本質意義。如果在執行中你不能表現出自己的主動性,那麼就隻能停留在“聽命行事”的水準上,而這絕不是高效執行者的行為準則。
許多企業都努力把自己的員工培養成主動做事的人。主動做事的員工會勇於負責,有獨立思考能力。他們不會像機器一樣,上司吩咐做什麼就做什麼。他們往往會發揮創意,出色地完成任務。而不能主動做事的員工則墨守成規,害怕犯錯誤,他們會告訴自己,領導沒有讓我做的事,我又何必插手呢?又沒有額外的獎勵!這兩種不同的想法會導致不同的工作表現。
主動做事,並非僅僅完成某一件事,而是想辦法把那件事做得更好。
索利克在一家報社當廣告業務員,他對這項工作充滿了信心。他向經理提出不要薪水,隻按廣告費抽取傭金。經理答應了他的要求。
開始工作後,他準備去拜訪一些特別而重要的客戶,但公司其他業務員都認為想要爭取這些客戶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拜訪這些客戶前,索利克把自己關在屋裏,站在鏡子前,大聲對自己說:“在本月之前,你們將向我購買廣告版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