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魔法神箭——資產難題各個擊破(2 / 3)

對其他應收款內部控製製度檢查時,應注意:

(1)被查單位是否建立了明確的職責分工製度。“其他應收款”的總賬和明細賬戶的登記應由不同的職員分別登記;現金收款員不得從事其他應收款的記賬工作。

(2)是否建立了備用金領用和報銷製度,備用金限額的確定是否合理,實際執行是否嚴格按照製度控製。

(3)是否建立了包裝物的收受、領發、回收、退回等製度,是否設專人保管,是否有單獨的賬簿記錄。

(4)是否建立定期清理製度,其他應收款的催收工作是否及時等。

Two。6 魔國交易方式Ⅳ:預付賬款發生時如何處理

預付賬款是預先付給供貨方客戶的款項,也是公司債權的組成部分。我國對預付貨款的範圍、限額具有嚴格的規定。

企業應設置“預付賬款”賬戶對預付貨款進行會計核算。企業對供貨方預付貨款時,應借計“預付賬款”科目,以後收到預購的材料或商品時,則貸記“預付賬款”科目,現舉例說明:

“例”A電器廠預付B企業的原材料款共計150 000元。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預付賬款——B企業150 000

貸:銀行存款150 000

收到原材料及專用發票時,貨款價為200 000元,增值稅為34 000元,應補付84 000元,則應編製如下會計分錄:

借:材料采購2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 000

貸:預付賬款——B企業234 000

補付貨款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預付賬款——B企業84 000

貸:銀行存款84 000

若A電器廠收到原材料及專用發票,全部貨款為100 000元,增值稅為17 000元,應退33 000元,則編製如下會計分錄:

借:材料采購1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000

貸:預付賬款——B企業117 000

退回多付的貨款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33 000

貸:預付賬款——B企業33 000

新準則下,在資產負債表上取消了待攤費用項目,相應支出可以在“預付賬款”項目下反映。預付賬款應按供應商明細設置往來明細賬,期末應分析預付賬款的賬齡。在預付貨款業務不多的企業,也可以通過“應付賬款”科目核算預付賬款業務。企業在預付時借記“應付賬款”科目,收到采購的商品後再予衝銷。但是,在這種處理方法下,“應付賬款”的某些明細賬戶可能會出現借方餘額。在期末,應付賬款明細賬的借方餘額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列作資產項目,而各明細賬的貸方餘額才列為負債。

預付賬款業務較多的企業,需要為每一個客戶設置明細賬,列明預付日期、采購商品的規格及數量、預付金額、到貨日期及注銷日期等。

企業的預付賬款不得計提壞賬準備。但是,如果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企業預付賬款的性質已經發生改變,或者因供貨單位破產、撤銷等原因已經無望再收到所購貨物的,應將原計入預付賬款的金額轉入其他應收款,並按規定計提壞賬準備。

Two。7 精靈的資產:存貨如何核算才合適

1.原材料采購的核算

製造業的原材料購進業務一般分為兩個環節:一是原材料的采購過程,二是原材料的入庫。

(1)原材料購進業務的特點。

①原材料采購。製造業原材料采購,一方麵會使企業的材料采購成本加大,比如原材料的買價、運費等都要計入材料采購成本,另一方麵要與供應單位辦理這批原材料的貨款結算,可以以銀行存款支付,也可以暫時形成欠款。

原材料的采購成本發生後,無論這些款項是否支付,都說明企業已擁有了該材料的所有權,因此,作為企業來講,應作為一項資產加以確認。需要指出的是企業在國內采購材料時,專用發票上記載的金額不全構成材料的采購成本,比如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根據我國目前的稅法規定不構成材料成本的部分應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中單獨核算,記入該賬戶的借方進行抵扣。

原材料采購成本的發生必然涉及企業與供應單位的款項結算。對於款項的結算可能會出現下列三種情況。

②原材料入庫。購入的材料運達企業並辦理入庫手續後,材料的采購成本將轉化為庫存材料的成本並形成儲備資金,以備企業生產經營領用。

(2)賬戶設置。

為了核算供應過程中材料采購的發生、貨款的結算關係以及庫存材料儲備的形成情況,應設置下列賬戶。

科目名稱,核算內容材料采購,該賬戶屬於資產類賬戶。借方登記物資采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買價、運費等采購費用,貸方登記驗收入庫材料的采購成本並轉入“原材料”賬戶的借方。期末餘額在借方表示已辦理貨款結算但尚未入庫的材料實際成本,表示在途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該賬戶屬於資產類賬戶。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發出、領用、對外銷售、盤虧、毀損等原因而減少的材料的實際成本;餘額在借方,表示月末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科目名稱,核算內容應付賬款,該賬戶屬於負債類賬戶。貸方登記企業購買材料、接受勞務等形成的應付未付款項;借方登記償還的應付款項或開出商業彙票抵付賬款的款項,或衝銷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餘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尚未償還的應付賬款。該賬戶按供應單位名稱設置明細賬戶進行明細分類核算應付票據,該賬戶屬於負債類賬戶。貸方登記開出並承兌彙票的麵值,借方登記支付票款的款項,餘額在貸方,表示尚未支付票據的麵值。該賬戶按承兌人的不同,設置明細賬戶進行明細分類核算預收賬款,該賬戶屬於資產類賬戶。借方登記預付款項和補付的款項,貸方登記收到的采購貨物時按發票金額衝銷的預付賬款或因預付貨款多餘而退回的款項,餘額一般在借方,表示預付的貨款數。預付貨款不多的企業,可以不設“預付賬款”賬戶,並入“應付賬款”賬戶核算。預付賬款的核算包括預付貨款、收取貨物和結清款項的核算銀行存款、庫存現金,借方登記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的增加,貸方登記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的減少,餘額一般在借方,表示庫存現金的結存數(3)賬務處理。

2.周轉材料的核算

周轉材料,是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應當采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進行攤銷;企業(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和其他周轉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轉銷法、五五攤銷法或者分次攤銷法進行攤銷。

企業購入自製、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周轉材料等,比照前述“原材料”的相關規定進行賬務處理。

(1)周轉材料的領用與攤銷。

企業采用一次轉銷法的,領用時按其賬麵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科目。

周轉材料報廢時,應按報廢周轉材料的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

企業采用其他攤銷方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麵價值,借記“周轉材料——在用”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在庫”科目。攤銷時應按其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攤銷”科目。

周轉材料報廢時應補提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攤銷”科目,同時,按報廢周轉材料的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並轉銷全部已提攤銷額,借記“周轉材料——攤銷”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在用”科目。

“例”A施工企業2009年3月10日領用周轉材料竹竿1 000根,做廠房腳手架,每根價格20元,金額20 000元,領用時一次計入工程施工成本。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20 000

貸:周轉材料(腳手架)20 000

“例”B施工企業2009年6月1日領用周轉材料木模板1 000塊,每塊價格200元,領用鋼模板1 000塊,每塊價格360元,共計560 000元。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周轉材料——在用(木模板)200 000

貸:周轉材料——在庫(木模板)200 000

借:周轉材料——在用(鋼模板)360 000

貸:周轉材料——在庫(鋼模板)360 000

“例”上述B施工企業的木模板預計使用5次計算攤銷額,2009年6月使用一次應攤銷40 000元(200元×1 000塊÷5次),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40 000

貸:周轉材料——攤銷40 000

“例”上述B施工企業的鋼模板預計使用期限3年計算攤銷額,2009年6月應攤銷10 000元(360元×1 000塊÷36個月),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10 000

貸:周轉材料——攤銷10 000

“例”上述B施工企業鋼模板500塊於2009年12月1日退庫,計180 000元。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周轉材料——在庫(鋼模板)180 000

貸:周轉材料——在用(鋼模板)180 000

“例”上述A施工企業領用的竹竿於2009年10月全部報廢,報廢後出售收回600元。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600

貸:工程施工——合同成本600

“例”2009年12月上述B施工企業木模板有600塊使用4次報廢,應補提攤銷額24 000元,收回殘值6 000元。

①補提攤銷額[200元×600塊×(1——4次÷5次)]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24 000

貸:周轉材料——攤銷24 000

②結轉報廢周轉材料的殘值

借:原材料——其他6 000

貸:工程施工——合同成本6 000

③轉銷木模板全部已提攤銷額

借:周轉材料——攤銷200 000

貸:周轉材料——在用200 000

3.發出商品的核算

企業在銷售商品時,對於未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發出商品,應按發出商業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借記“發出商品”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

如果企業發出的商品有發生退回的,應按退回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發出商品”科目。

發出商品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時,應結轉銷售成本,借記“營業務成本”目,貸記“出商品”目。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還應結轉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例”A公司於2010年5月20日向B公司銷售產品一批,成本為500 000元,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售價為600 000元,增值稅為102 000元。A公司在銷售時已得知B公司資金周轉暫時困難,但為了促銷以免存貨積壓,同時考慮到B公司資金周轉困難隻是暫時性的,未來仍有可能收回貨款,因此仍將商品銷售給了B公司。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發出商品50 000

貸:庫存商品50 000

4.委托加工物資的核算

委托加工物資是指企業委托外單位加工成新的材料或周轉材料等物資。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應當包括加工中實際耗用物資的成本、支付的加工費用及應負擔的運雜費、支付的稅費等。

本科目核算企業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各種物資的實際成本。其主要賬務處理如下:

(1)發給外單位加工的物資,按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還應同時結轉材料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借記本科目,貸記“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2)支付加工費、運雜費等,借記本科目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需要交納消費稅的委托加工物資,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借記本科目(收回後用於直接銷售的)或“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收回後用於繼續加工的),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3)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物資和剩餘的物資,按加工收回物資的實際成本和剩餘物資的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按計劃成本或售價,借記“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本科目,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或售價之間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或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委托外單位加工尚未完成物資的實際成本。

“例”A企業將一批原材料委托外單位代加工H產品(屬於應稅消費品),發出原材料計劃成本為100 000元,本月成本差用銀行存款支付加工費用10 000元,支付應交納的消費稅5 842元和取得增值稅發票上注明增值稅額1 700元。加工完畢,驗收入成本為115 000元。(H產品收回後用於連續生產)

①領用加工物資時會計分錄:

借:委托加工物資101 000

貸:原材料100 000

材料成本差異1 000

②支付加工費的會計分錄:

借:委托加工物資1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 700

——應交消費稅5 842

貸:銀行存款17 542

③加工完成後驗收入庫的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115 000

貸:委托加工物資111 000

材料成本差異4 000

“例”B企業將一批原材料委托外單位代加工H產品(屬於應稅消費品),發出原材料計劃成本為100 000元,本月成本差用銀行存款支付加工費用10 000元,支付應交納的消費稅5 842元和取得增值稅發票上注明增值稅額1 700元。加工完畢,驗收入成本為115 000元。(H產品收回後直接用於銷售)

①領用加工物資時會計分錄:

借:委托加工物資101 000

貸:原材料100 000

材料成本差異1 000

②支付加工費的會計分錄:

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加工後收回後用於連續生產

借:委托加工物資15 84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 700

貸:銀行存款17 542

③加工完成後驗收入庫的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115 000

材料成本差異1 842

貸:委托加工物資116 842

Two。8 魔國的繁榮標誌:固定資產核算與操作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使用期限超過1年的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不屬於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 000元以上,並且使用年限超過2年的,也應當作為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1.固定資產的核算

(1)外購固定資產。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外購固定資產分為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兩類。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例”2009年2月1日,A公司購入一台需要安裝的機器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設備價款為500 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85 000元,支付的運輸費為2 500元,款項已通過銀行支付;安裝設備時,領用本公司原材料一批,價值30 000元,購進該批原材料時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5 100元,支付安裝工人的工資為4 9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A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①支付設備價款、增值稅、運輸費合計為587 500元。

借:在建工程587 500

貸:銀行存款587 500

②領用本公司原材料、支付安裝工人工資等費用合計為40 000元。

借:在建工程40 000

貸:原材料3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 100

應付職工薪酬4 900

③設備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固定資產627 500

貸:在建工程627 500

固定資產的成本=587 500+40 000=627 500(元)

(2)自行建造固定資產。

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作為入賬價值。其中,“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包括工程用物資成本、人工成本、交納的相關稅費、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以及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企業為在建工程準備的各種物資,應按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增值稅稅額、運輸費、保險費等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並按各種專項物資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應當按照本書“第十四章借款費用”的有關規定處理。

“例”A鋼廠自行建造一鑄造車間,有關的經濟業務和會計分錄如下:

①購入建造廠房和安裝設備用料170 000元,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工程物資170 000

貸:銀行存款170 000

②為該工程自製的一套設備已完工,驗收入庫後準備安裝。其全部自製成本為230 000元,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工程物資230 000

貸:生產成本230 000

③購入一台輔助設備價款為75 000元,外加運費4 000元,保險費1 000元,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工程物資80 000

貸:銀行存款80 000

④將自製和購進的設備交付安裝。由於原來這兩個設備還隻能算工程物資,安裝後就已成為工程的一部分。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鑄造車間工程310 000

貸:在建工程——工程物資(230 000+80 000)310 000

工程領用材料費120 000元,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鑄造車間工程120 000

貸:在建工程——工程物資120 000

該工程應負擔的工資費用77 000元,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鑄造車間工程77 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77 000

用銀行存款支付在建工程的其他各種費用,共計4 980元,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鑄造車間工程4 980

貸:銀行存款4 980

該項工程共耗資為511 980元,施工完畢並且按期交付使用,結轉其已完工成本。假設廠房的成本為180 000元,設備的成本為331 980元,(而工程共耗資為310 000+120 000+77 000+4 980=511 980(元),我們可以看出有一部分材料未用完),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廠房180 000

——設備331 980

貸:在建工程——鑄造車間工程511 980

自行建造完成的固定資產核算,也要先通過“在建工程”賬戶歸集全部建造成本,完工交付使用後再轉入“固定資產”賬戶。企業自行建造固定資產可采用自營方式或出包方式進行。

“例”B企業自營建造樓房一幢。

購入材料一批,含增值稅價款25 0000元。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工程物資250 000

貸:銀行存款250 000

工程領用材料350 000元。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樓房250 000

貸:工程物資250 000

支付工程款50 000元。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樓房50 000

貸:銀行存款50 000

工程交付使用。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300 000

貸:在建工程——××樓房300 000

“例”C企業自行建造倉庫一幢,出包給D建築公司承建,按規定先預付工程造價80 000元,待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時,再補交工程餘款140 000元。

預付工程款80 000元。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出包工程80 000

貸:銀行存款80 000

工程完工,根據承包單位結算賬單,再補付工程餘款140 000元。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出包工程140 000

貸:銀行存款140 000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按實際發生的全部工程支出轉賬。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經營用固定資產220 000

貸:在建工程——出包工程220 000

企業應當定期或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時,對在建工程進行全麵檢查,如有證據表明在建工程已經發生了減值,應當計提減值準備,並通過“營業外支出”和“在建工程減值準備”賬戶進行核算。

(3)租入固定資產。

是指企業采用租賃形式取得、使用,並按期支付租金的固定資產。分為經營性租入固定資產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兩種形式。

經營性租入是臨時租入,資產所有權不屬承租人,承租人隻定期支付租金。租入固定資產的所有權仍屬於租出單位。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指采用融資租賃辦法租入的機器設備。根據現行財務會計製度的規定,工業、農業、施工、商品流通、運輸、金融、保險等企業對於融資租入的機器設備,應作為企業增加的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在“固定資產”科目中設置“融資租入固定資產”二級科目進行核算。融資租入機器設備在安裝調試完畢交付使用時,應將其購置成本(包括買價、運輸費、途中保險費、安裝調試費)作為機器設備原值,記入“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科目的借方和“長期應付款”科目的貸方,作為負債進行會計處理。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應按受益對象將其記入生產成本或管理費用。

經營性租入固定資產:

①支付租費時

借:製造費用——房屋租賃費

貸:銀行存款

②如果所租年限為跨一個會計年度,則按照不同年限,直線分攤

借:長期待攤費用

貸:銀行存款

分攤時:

借:製造費用——房屋租賃費

貸:長期待攤費用

③支付的押金

借: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例”A企業以融資方式租入需要安裝的設備一台,該設備的公允價值等於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均為1 200 000元,租賃合同規定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為1 500 000元。設備租入後需進行安裝,共發生安裝調試費50 000元,其中,從倉庫領用材料10 000元,應計增值稅1 700元,其餘以銀行存款支付。用銀行存款支付的此項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為50 000元。按租賃協議規定,租賃期滿,該設備轉歸企業擁有。根據上述資料,該企業應作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