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國際法庭對日本捕鯨說不
法治在線
作者:沈臻懿
日本商業捕鯨活動的前世今生
甲板上所射出的鋒利鋼叉,準確地紮入了一頭巨鯨的脊背。伴之波濤洶湧的海浪,巨鯨也在海麵上奮力掙紮。不過這一切的一切,在大功率的絞盤麵前,卻顯得是那麼的蒼涼與無助。巨鯨被拖至甲板後,隨著宰殺人員的長刀刺入,無數鮮血隨即噴湧而出,染紅了甲板,也印染了海麵……與此同時,失去了生命的巨鯨也被旋即切割、肢解為各類肉塊,並成為了餐桌上或生吃、或油炸的美味佳肴。
上述畫麵,在日本已持續了400年之久,該國亦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大的捕鯨與鯨類製品消費國。20世紀初,蒸汽船與魚叉炮在日本商業捕鯨活動中的引入,令這一行業得以迅速崛起。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二戰戰敗後的一段時間內,其國內糧食極度匱乏的狀況,使得鯨魚肉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替代牛肉、豬肉的重要蛋白質來源。此後,隨著日本經濟的逐漸發展,鯨魚肉也已成為了廉價肉的代名詞,其每千克3000元日元(約合人民幣200元)的價格,遠比日本國內7000元左右日元(約合人民幣460元)/千克的牛肉便宜得多。日本的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鯨魚肉的專售商店。
目前,日本僅在太平洋地區就有1000餘搜捕鯨船,從事捕鯨的漁民及相關產業工業10餘萬人,同時,日本還坐擁山口縣下關市、北海道函館市以及和歌山縣太地町等六個捕鯨基地。長期的商業捕鯨活動,使得日本已形成了一個極具規模的產業鏈。除滿足本國鯨類製品的消耗外,日本亦向海外輸出其所加工生產的各類鯨類製品,以謀求巨額利益。平均每年日本從商業捕鯨活動中所創造的財富,就幾近4000萬美元之巨。
科研捕鯨掩飾下的商業捕鯨真麵目
無節製的現代捕鯨活動,不僅令海洋中的鯨魚數量驟減,更加速到了鯨魚種群的瀕危程度。為此,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在1986年時,通過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要求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捕鯨委員會各成員國在世界範圍內全麵禁止商業捕鯨活動,但以科學研究為目的的捕殺則不在禁止範圍之內。然而,就在短短一年之後,日本就鑽了上述空子,以“科學考察”為名,又恢複了其“瘋狂”的商業捕鯨活動。從1987年以來,日本每年駕駛著其“調查船隊”,打著“科學研究”的旗號,持續著其遍布全球的捕鯨活動。近年來,日本捕鯨活動的觸角,甚至已延伸至南極地區。據相關文獻的數據統計,從1987年至2010年間,全球科研捕鯨的數量為14583頭,而單單日本一個國家的捕撈數量就占到了13274頭,其他國家的科研捕鯨數總和尚不及日本的一個零頭。
可以說,日本以科研捕鯨為掩飾,隻是為了遮蓋其商業捕鯨活動的真麵目。1987年以來的20餘年間,日本通過所謂科研捕鯨而形成的研究項目,還遠遠沒有其在捕鯨過程中所生產、加工出的鯨類製品多。
血腥的日本捕鯨產業
日本的捕鯨活動中,常常出現各類令人震驚的血腥畫麵。2014年年初,一個名為“海洋守護者”(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的國際組織曝光了一組日本捕鯨船在南極“鯨魚避難所”區域內殘忍捕殺鯨魚的航拍照片。一張張血腥的畫麵中,有三頭小須鯨的屍體正躺在日本捕鯨船的甲板之上,而第四頭小須鯨正在被捕鯨船上的船員所殘忍宰殺。宰殺人員將鯨魚切碎,並將切下的鯨肉堆放在一旁,而剖出的內髒,則直接扔入海中。隨著宰殺鯨魚活動的開展,船隻甲板上積滿了大攤的鯨魚血跡,而捕鯨船附近的海麵上,亦泛起了一片片紅色的鯨血。
對於這一血腥的捕鯨產業,“海洋守護者”主席鮑勃·布朗(Bob Brown)表示,上述血腥、殘忍、可怕的情景,為何還會出現在當今文明世界之中?這種無視國際法的行為,根本就是一場屠殺,與科學研究毫無關係。
國際社會對於日本捕鯨活動的廣泛批評
長期以來,日本打著科學研究的旗號,大肆行商業捕鯨之實。僅2012年至2013年的捕鯨季中,日本捕鯨船隊就在南極地區捕殺了103頭鯨魚,在太平洋地區則捕殺了319頭鯨魚,甚至還包括了三頭抹香鯨。日本的捕鯨活動,已嚴重威脅到了鯨魚的生存環境。如此以往,可能幾年後,人們隻能在電視熒屏上看見鯨魚美麗的身影以及噴出的水柱。日本如此“瘋狂”的行為,已招致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