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腐“跳蚤化”
新視點
作者:劉海明
小時候,看到地上有1分錢,都會彎腰撿起來。現在,就是地上有1元的硬幣,如果不是特別在意,相信不少人也未必有撿起來的衝動。通貨膨脹,錢不值錢了;收入增加,1元錢真的買不到多少有價值的東西了。對於從政的人來說,工資收入穩定,對於幾分錢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麵的這則數字新聞,相信別有一番趣味。
一筆扶貧款從市到縣被侵吞40%,從縣到鄉又被克扣40%;一張小農機具秧盤的國家補貼2毛5分,農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長還要貪3分;一個售價數百元的骨灰盒,民政幹部也要拿15元回扣……扶貧辦、農技推廣站、民政局……近年來,腐敗現象正向一些人心中的“清水衙門”蔓延,有些部門甚至成了腐敗“重災區”。
連幾分錢的蠅頭小利都不放過,不知是這些部門的人家裏普遍鬧錢荒,還是本性嗜錢如命,或者是當代的“職業病”。總之,給人以滑稽可笑的感覺。
腐敗,隻要有機會腐敗,對於腐敗者而言,1毫厘錢可能也會讓他滿眼放光,恨不得讓這筆隻能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的錢,立即成為貪腐者的私產。
在“打老虎”“打大老虎”成為輿論熱點話題時,要不是這則新聞的提醒,興許我們還不知道還有跳蚤般的貪腐者呢。老虎可能數量可觀,跳蚤的數量則是老虎存量的N倍。如果忽視了“跳蚤”級別的腐敗,因其分子數量超大,跳蚤們吞噬國有資產的情況,同樣觸目驚心。
麵上的官員貪腐老虎化,麵下的基層部門貪腐跳蚤化。跳蚤雖沒有老虎胃口大,但跳蚤對血的嗜好絲毫不亞於老虎對獵物的興趣。
貪腐跳蚤化,可以用塔爾德的模仿律來說明:鄉村模仿城市,平民模仿權貴,下級模仿上級。如果不是貪腐老虎們的榜樣力量,也許跳蚤們照樣在乎那幾分錢的蠅頭小利。但是,老虎們無形中為跳蚤們提供了貪腐的合法性依據:人們吃肉,我們不喝湯,呼吸一下肉湯的蒸氣總可以吧。
有這樣的模仿對象,縣鄉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為各自積累財富,也就不難理解了。誠如網友所言:“雁過拔毛,蒼蠅飛過去也得留下點東東。”“蒼蠅再小難道不是肉嗎?本來就是油水不多的衙門,再不關心幾分幾毫的利益,老子喝西北風誰心疼?”
基層貪腐跳蚤化,和中層的蒼蠅、高層的貪腐老虎,在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對金錢的追逐。遏製貪腐現象,關鍵在公款、財物的使用公開透明。隻要財政經費預算明細公開,經費使用公開,以元為單位地公開。物資使用同樣公開,老虎也好、跳蚤也罷,貪腐的念頭也就隻能是念頭,而無法付諸行動了。財政經費的收支過於“霧霾”,是老虎和跳蚤們肆無忌憚夜以繼日地貪腐的主要原因。
圖:王儉 編輯:鄭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