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點披星戴月、浩浩蕩蕩從塔爾欽出發。同行共8人,包括一位雇傭背行李的師傅,也是我們的向導。一路都困惑自己可否堅持去完成虔誠的心願。心中默念六字真言,佛祖保佑,神山之行完美落幕。沒有人因為勞累而想要放棄,也沒有惡劣天氣的沉重考驗,第二天中午便風塵仆仆返回塔爾欽。令同行大跌眼鏡的是大家最擔心的我,可以做到一路領先。滿足的接受著長輩們的稱讚並單純的因成功戰勝自己而欣慰。第一次跋涉這麼長的路程又何嚐不辛苦,沒走兩三公裏就已覺得腳步沉重起來,開始還因興奮而有說有笑的我到後來已經不想開口;第一次雙腿酸痛到顫抖,疲憊不堪卻又難以入眠;第一次發覺自己在這片肅穆的高地獲取了值得一生珍藏的感動,心智大為成長。還記得出發不久後就在黑夜中發現一條流浪狗跟隨身後,那麼多的轉山信徒匆匆走過,它卻選擇我們,是一種緣分,我確信。但沒有料想到泥濘長路,它一直喘著粗氣竭力跟隨,就連我們在沿路的帳篷裏喝熱茶休息時,都在帳篷口靜靜的等待。我目瞪口呆,更加確信這是蒼天冥冥之中的安排,定是前世的相識。撫摸著它柔順光澤的毛,給它喂食,想讀懂那溫順又略微悲哀的眼神,自己卻先紅了眼眶。如果能帶領伴隨它轉完這座聖潔靈性之山,一定能在來世脫離苦海。遺憾的是終究無法了卻這個心願,跟隨我們大概20公裏後,也許因為太吃力而消失在山穀中。些許失落,但也不得不繼續趕路,懷揣虔誠的祝福和祈禱,大概都是宿命吧,安慰自己。
路漫漫其修遠兮,複雜的地形和路勢考驗著每個人的耐力和體力,為了減輕轉山負擔,我們將自己的行李減到最輕,回頭看著替我們背行李的師傅緩慢的步伐和發青的嘴唇,又是一種感動和痛心湧入。師傅幫人背行李已經十幾年,轉山有一百三四十圈了,從他布滿皺紋的臉上難以找出對生活的失望,盡管軍綠色的棉襖已經處處是補丁,單薄的布鞋還裂開了好幾個洞。我仔細打量著他,才四十出頭,本應是壯年看上去卻如同年過半百。特別崇敬這樣以自己的雙手踏實地創造財富的人,既樂於付出更懂得感恩,物質條件如此匱乏也樂觀地看待生活。這位長者在我心中是高大的,眉宇間傳達的善良和樂觀頓時反襯著自己的卑微和膚淺。雖然心情有些沉重,但我想自己也許沒有資格同情他,因為我們往往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生命,相反值得同情的是我們空虛的內心世界和盲目自大的愚蠢。想和師傅聊聊天,卻無奈於語言溝通的障礙,唯一能做的隻是朝他微笑,向那雙粗黑的手中送幾顆口香糖或遞一瓶水。與師傅基本上沒有什麼交談,相處的時間不過一天半,不間斷的跋涉也隻有18個小時而已,卻成為我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天,切身體會心靈的溝通是一次精神的修行。傳說中繞山一圈可洗淨一生罪孽;轉上十圈者可以五百年不入地獄;而上百圈者,便可以升天成佛。作為佛教信徒這就是不爭的信念和此生的歸宿,因為內心的堅信而禱告,不為自己,為我們質樸的師傅,為路中相遇結伴的朝聖者,為每一個生命。用21年等來環繞岡底斯神山的機遇是幸運的,有多少虔誠的信徒磕著長頭用生命換取靈魂體驗,即使死在朝聖的途中都會被認為是一種幸福。名副其實,岡仁波齊是一生的精神財富,是一次滌蕩心靈的旅行。雙腿的酸痛傷痕會在時間中愈合,隻是這轉山途中的所有際遇,難以再尋找再相遇,永遠不會被回憶擱淺。
如落葉歸根,在這片發祥潤澤藏民族文明的福地,在這片曆史與美景同樣壯烈的高地,我找回了堅實的歸屬感。印象中的阿裏,永遠泛著金色的餘暉。仰望過風沙中巍峨佇立的宮樓古刹,觸摸過風霜中沉澱千年的紅牆斷壁,端詳過日落西沉的極致燦爛,聆聽過土林高地的勁風低沉,享受過岡底斯山畔的靈魂洗滌,此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