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八滄桑十八春 藏粵共建一家親(2 / 3)

不僅如此,廣東省援藏工作隊注重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係和社會救助體係,開展教育、醫療等服務。截至目前,工作隊啟動建設項目資金切實解決了當地農牧民群眾最關心的走路難、看病難、上學難、飲水難、通電難等突出問題。例如,“西電東送”能源接續基地建設步伐加快,使鄉鎮通電率由“十五”期間的88%提高到98%,建製村通電率由“十五”期間的68%提高到90%。推進基礎教育發展,全地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5%,初中入學率達98.8%,文盲率控製在2%以內。

在援藏工作中,廣東省始終堅持推動以增強地區“造血”功能為主旨的項目和產業建設。按照“現代、生態、特色”的原則,援藏隊投資1400多萬元建設了藏東首個縣級產業園━━波密縣產業園,並成功引進廣藥集團等知名企業進駐園區,廣藥集團已與波密縣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西藏林芝廣藥發展有限公司塈特色藏藥研究開發中心”已落地波密。同時,借鑒廣東產業集群發展經驗,在林芝縣推廣現代蔬菜水果種植,在波密縣推廣仿野生天麻種植,在察隅縣打造現代糧食種植業,在易貢茶場打造茶業產業,在察隅農場打造現代養殖業。

目前,投資200萬元擴建的林芝地區農業科技實驗大樓已竣工,重點推進3個“造血型”產業化項目:天麻深加工、食用菌種植及深加工、花卉產業化技術。同時,廣東省微生物所、廣東省農科院花卉所分別與林芝合作建立基地和研發中心,食藥用菌科研基地現已推廣25畝(野外種植),預計每畝產值8萬元;花卉資源研發中心已經開始實施蝴蝶蘭引種與示範種植,實現產值15萬元;廣東和藤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投資3000萬元在林芝建設GMP中心,對於林芝天麻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僅波密縣天麻種植麵積就擴大到85865平方米,2011年實現促進群眾增收525.6萬元。另外,工作隊引進高附加值的淡水三文魚養殖技術,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發揮優勢 旅遊強區

201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林芝地區視察,提出三條重要意見:抓好發展、抓好旅遊業發展、抓好林芝地區生態工作。2012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林芝地區視察工作時指出:“廣東要將林芝地區打造成為旅遊高地”。這些指示為林芝地區發展指明了方向。

有“西藏江南”之稱的林芝地區,風景秀麗,是藏東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林芝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這裏有著“ 植物王國”美稱的墨脫縣,國家4A級景區的巴鬆湖,雲霧繚繞的魯朗茫茫林海,有雅魯藏布江大峽穀,世界第15高峰━━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以及距今2500年的巴吉柏樹王、桑樹王。374萬公頃的林地麵積,264萬公頃的森林麵積,46%的森林覆蓋率,是林芝最重要的生態資源,也是林芝發展受限最大的因素。

廣東第六批援藏工作隊領隊李雅林曾稱“林芝擁有世界屋脊上完整的原始森林,但生態很脆弱,這注定林芝不能走工業化道路,隻能發展無煙產業。”工作隊在經過精心思考和反複論證後,把發展的重點放在旅遊上。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廣東第六批援藏隊伍按照“以商貿旅遊業加快城鎮化建設”和“開發打造林芝東線旅遊”的發展思路,最終確定將八一鎮福清河景觀帶建設及民族特色化改造、魯朗國際旅遊小鎮、波密縣城一江兩岸建設、察隅縣僜人民俗村確定為加快林芝旅遊業發展、提升林芝城市品位而實施的重點援藏項目。其中,計劃投資1.3億元用於林芝八一鎮福清河景觀帶建設及周邊民族特色改造項目。計劃投資1億元打造魯朗國際旅遊小鎮,將按照四川省水磨鎮的發展模式,在當地規劃建設學校、商業街和五星級酒店。魯朗國際旅遊小鎮的規劃設計邀請了迪拜帆船酒店的設計者美國LQI設計公司和北京大學城市設計中心。計劃投資5500萬元打通米瑞鄉到魯朗鎮的39.7公裏道路,通過打通一個鎮實現一個環線經濟圈的發展,建成八一鎮到米瑞鄉的14個村落31個旅遊景點區。計劃投資7700萬元用於波密縣城鎮重新規劃,實現帕隆藏布江━━新城區之間新的經濟增長點。此外,計劃將援藏資金中一部分用於公益性建築、市政設施建設,並吸納企業投資4億元進行商業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