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英雄需要有合適的時勢的推動才能為英雄,如何去抓住出現在自己麵前的機會和契機,英雄之所以為英雄就在於此。勇敢地抓住了這些轉瞬即逝的機會,人生的命運就會因此而改變。
在選擇是否要和組織共同成長的時候,有些人並不積極地麵對這些,總認為自己可以得過且過,或者在麵對一些困難或者覺得與自己的關係不是很大的事情上幹脆選擇了拒絕。實際上這麼做是不符合現實情況的,既然是組織內的成員之一,那必然和組織的成長及未來不可能沒有一點點關聯。為組織工作,就要敢於去承擔組織發展所能出現的問題,努力成為組織的命運共同體,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個人和組織都會有很多的收獲。
山東榮成最有名的就是海產養殖業,在那裏有這樣一句由來已久的話:“要想死得快,榮成曬海帶。”海產品盡管收益巨大,但從養殖到深加工,人工晾曬的工作是其中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最繁重的一步。從前很多榮成從事海產養殖的人,總是一直在包工頭的非禮盤剝之下辛苦工作著,可以說命運完全捏在別人手上。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直到今天很多人都忘不了當時那可怕的情形,以至於很多包工頭再次雇傭他們的時候,他們也很難與包工頭之間建立起信任的關係。如今的海產養殖企業在招募員工方麵有了前所未有的難度。
這麼這麼說,員工幾乎決定了組織的命運,同時,隻有組織的命運得到改變後,員工的命運才會隨之發生改變,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在榮成的這種互不信任的情況因為有了獐子島漁業集團才得以改變,因為是獐子島漁業集團讓員工和企業的命運緊緊聯係在了一起。
獐子島漁業集團的董事長吳厚剛為了能夠讓員工更為信任自己的企業,可謂是花了不少心思。他的做法讓外人感到很是意外,甚至將自己所有的股份都獎勵給那些為企業盡心盡力的員工。另外,吳厚剛還很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他利用企業文化凝聚員工的力量,推動獐子島漁業作為一個優秀的品牌企業進入榮成。
在獐子島漁業榮成分公司總經理李雲恩和他的核心團隊在凝聚員工方麵有著自己的創造性策略,他提出了員工發展與企業發展共進退的思想,並在細節處仔細下功夫。例如,有不少員工的控製能力不強,沒有自我理財的意識,每個月發完工資後,就集中到外麵消費,麵對如此缺乏自我節製,沒有理財意識的員工,李雲恩的做法是倡導和幫助他們培養自我理財的意識,以避免這些員工給企業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及諸多的不穩定因素。
李雲恩先是在自己的公司內部開展了自我理財的集體總動員,對員工進行理財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指導。每一個員工在這場培訓中都自主參與到自我理財的過程當中來。公司還利用開會和學習的機會在公司上下廣泛宣傳自我理財的好處和方法,李雲恩要求所有員工做出自我理財計劃,前提是要結合自身的收入狀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之後,員工們反應積極,不但製定了很多理財計劃,也寫出了很多自我理財的感受和體會。李雲恩還根據實際情況專門編寫了“自我理財歌”,唱的都是自我理財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員工在這份宣傳下會理財的人越來越多了。
員工在嚐到李雲恩給企業帶來的變化而產生的實惠之後,對公司的信任度也在發生著質的變化。
在李雲恩實施一係列改革之前,員工對企業的態度更多的就是拿多少錢,幹多少活罷了,甚至他們認為企業的很多製度規範都是用來約束自己的,打心眼兒裏是很排斥這些規章製度的,企業所說的企業文化對他們來說都是太遠、太虛的東西,看起來似乎與他們無關。如今在觀念改變之後,企業製度在員工看來似乎已經不是一副枷鎖,而是維護所有員工共同利益的重要規範,而企業文化是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園,員工徹底從情緒低落、消極怠工、擾亂秩序等困局中走了出來。
在公司裏有一個性格很孤僻的員工王小寧,從前他總不愛和別人溝通,而在其他同事的協助下,王小寧走出了自我封閉的空間,開始認真學習,認真工作,還從同事身上學到了不少生活的小常識。一個曾經沉默寡言的人,在與同事的良好關係當中變得不但愛笑而且還有些幽默感了。大家都看到了王小寧的變化,也感覺到了企業文化對與員工的感染力,從而更堅定了大家一同企業文化的信念。
不僅僅是王小寧,越來越多的獐子島員工告別了當初的將信將疑,而是積極地為構建企業文化而主動獻策,從精打細算、怕吃虧到勤勤懇懇工作,從做事時拈輕怕重、事不關己、溜之大吉到以無私奉獻的心態幫助同事。就在李雲恩的改革下,榮成分公司業已成為集團公司在威海乃至膠州半島上的一麵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