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太現實,把自己的工作當作是謀生的工具的人居多,正因為如此定位自己的工作,也就不可能太重視它、熱愛它。換個角度,要是可以把工作視為提升自我價值的途徑的話,相信就會有不少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相應的,工作回報自己的價值也會超出工作本身。
工作的目的是生存,但生存不是唯一的目的,最終的目的在於實現人生價值。一個在工作上碌碌無為的人是很難把自己的愛好和熱情與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因此,不論他做什麼,關於工作的快樂他都很難體會,也很難真正熱愛他所做的工作。
工作會給人們帶來經驗、知識和信心。為工作投入的熱情越多,決心越大,工作的效率越高。若想著為工作投入這種熱情與執著,工作看起來就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了,他會和自己最熱愛的事物劃等號,就好比是有人花錢雇自己來做自己做喜歡做的事情一般,那該多讓人歡喜啊!
發現事物積極的一麵
芝加哥大學的羅勃·梅南·羅吉斯校長曾就如何獲得快樂說過:“我一直都在試著按照一個小忠告去做,這是西爾斯公司已故的董事長屈利亞斯·羅森沃告訴我的。他說:‘如果隻有檸檬,就做一杯檸檬汁。’”
這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對快樂的理解,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傻子的做法與他正好相反。命運給了自己一個檸檬,傻子就會對自己說:“完了,這就是命,看來我一點機會都沒有了。”因此他開始詛咒這個世界,開始自怨自艾,總暗示自己再沒有機會。聰明的人拿到這個檸檬的時候,反應就會截然不同,他會說:“這麼不幸的事情能讓我學到什麼呢?我要如何改變我的狀況呢,或許這個檸檬是可以打成一杯檸檬汁呢?”
偉大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一生都致力於研究人類尚未開發,還留存著的能力,結果發現人類最奇妙的地方在於“把負麵改變為正麵的力量”。
下麵給大家說一個很有趣且很有意義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女主角叫瑟瑪·湯普森,她就是個善於把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的人。
瑟瑪·湯普森說過:“戰爭期間,我先生在加州莫嘉佛沙漠附近的陸軍訓練營駐防。為了能離他更近一點,我把家也搬到了那附近。但是我一點都不喜歡那個地方,還可以說是恨透了那地方,可是我從未感到煩惱過。有一段時間,我先生被派往莫嘉佛沙漠出差,那個地方隻留下了我一個人在小破屋裏。那兒的熱是難以想象的,盡管有大仙人掌的陰影遮擋,白天的溫度也高達華氏125度。當地隻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除此以外再沒有其他人了,這些人幾乎不會說英語,我無法和他們進行交流。那裏的風很大,幾乎所有吃的東西和呼吸的空氣中都布滿了沙子,到處都是沙子,全是沙子。”
“我幾乎很難再去重現我當時所經曆的環境。我無比傷心地提筆給我父母寫了封信,告訴他們我受不了,我想回家。哪怕是一分鍾我都不願意再呆下去了,這裏的生活還不如被關押在監獄裏呢。我的父親回信隻有兩行字,這簡簡單單的兩行字這一輩子都留在我的記憶當中,它就此改變了我的生活。”
“‘兩個人同時從監獄的鐵柵欄裏往外看,其中一個看到了星星,另一個隻看到了窗外的爛泥。’”
“這兩行字我讀過了無數遍,在字裏行間我感覺慚愧無比。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以後,我下定決心,我也要去找找我的星星,我也要找到這個地方吸引我的地方。”
“很快,我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當地的朋友給了我太多的驚喜。首先他們所織的布和做的陶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們還拿出了他們認為最珍貴的,最不願意賣給觀光客的東西都送給我當做禮物。從他們那裏,我還學到了如何仔細地欣賞仙人掌和絲蘭的迷人形態,還聽說了很多土撥鼠的故事。從那以後我開始天天欣賞沙漠上的日落,還在沙漠中去尋找貝殼——那些曾經生活在海裏的,而300萬年後還留存在沙漠的小精靈們。”
“我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是什麼改變了我呢?我眼前的這片莫嘉佛沙漠沒有絲毫變化,印第安人還是印第安人。重要的是變化的人是我,是我自己改變了自己的態度。這種變化把原本已經傷心頹廢的我變成了總在沙漠中追求各種冒險刺激的人。改變了自我讓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感動了自己,刺激了自己,後來我還很興奮地寫了名為《光明之轅》的小說。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窗外的星星。”
這個故事的女主角瑟瑪·湯普森除了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星星,甚至意識到了古希臘人在耶穌基督降生之前500年所教的一條真理:“最好的正是最難得到的。”
到了20世紀,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再次用自己的方式重申了那句話:“快樂的大部分並不是享受,而是勝利。”確實如此,一般勝利都和成就感密切相關,勝利所帶來的是得意的感覺,簡單說就是把檸檬打做檸檬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