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不是領導不操心事”——破除過客心態(4)(2 / 3)

個人的問題很急迫的時候,大多人先考慮自己,其實換一種方式,換一個角度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問題,或許一定程度上更好解決問題,化解緊張的氣氛。

澳洲南威爾士的伊麗莎白·諾瓦克已經6個星期沒有支付分期購車的錢款,她在經濟上遇到了一些困擾。

“在某個星期五,”伊麗莎白說,“有一位負責分期付款購車的男人給我打來電話,說話態度不太很不禮貌。他很不客氣地說要是下周一早上我還付不出122美元的款項的話,他們公司就會采取下一步措施。隻有一個周末的時間,我很難辦到,所以我是注定還不上那個款項的。周一一早,那個男人就氣衝衝地給我打來電話。不過我並沒有因此對他發火,我站在他的立場上來看這件事,他發火是正常的。我必須先向他道歉,因為自己給對方帶來了如此大的麻煩,我不是第一次逾期未付款,所以他的為難我心裏很明白。那個男人聽了我的道歉以後,語氣也馬上緩和了不少,還告訴我他那裏還有比我更叫他頭疼的客戶。他舉了好幾個例子,據說有些人非常不講理,不但不見他,還信口胡謅。”

“我沒有多說什麼更多的廢話,卻把他心中的不快給勾出來了。隨後他又告訴我,我即便是當天還不上款,也沒關係,主要我能夠在月底之前先繳付20美元,再到手頭方便的時候付清所有的餘款,就問題不大了。”

所以,當自己再像他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務必先讓自己停一下,好好想想這件事情,尤其是要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問問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樣做固然是要多浪費許多時間,但不管如何,至少可以讓自己贏得更多的朋友,能夠增進朋友間的感情,減少彼此的摩擦,少一點麻煩。

哈佛大學商學院院長唐哈姆說過:“在和他人談話之前,我總喜歡在那人辦公室外的過道上多走兩小時,我不喜習慣很唐突地走進他的辦公室,隻要是我還對自己所要表達的以及他可能給出的答複沒有太過於清晰的把握的情況下,而這一切都是從我對他的興趣和動機認識上推斷而來的。”

其實,大家要做的隻有一件事,就是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多思考問題,這要同思考自己的問題一般去思考,這足以為自己的生活道路打開新的一頁。要是要讓他人同意自己的觀點,就必須先真誠地從對方的觀點來看待事情。

敢於成為企業的事業共同體

中國國內很多優秀企業總裁在創業初期所走過的路程,都是很值得參考的優秀經驗。這些企業家敢於做事,都是從一開始就很善於給自己打工的人。在他們眼裏哪怕是一點點的小事,都有頗大的影響,在困難麵前必須堅持和追求這種影響。

姚良鬆手下的工人就曾因為正負極裝反讓自己的工廠停工停產;

千葉鬆的總裁何愛輝,從前總是騎著摩托車在風雨中送貨;

瑞貝卡公司在上市之前,一無設備、二無技術,他們硬是在國外企業實施嚴密封鎖的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用自己頑強的意誌、驚人的毅力,創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遠東公司也是在不斷追求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中,讓企業在不同的環境中完善自我,他們曾經曆了四次改製。

等等等等,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這說明隻要有敢闖敢拚的精神,凡事都有可能。

別輕視小事,小事有時也事關大局。當小事在自己麵前,也要點燃自己心中的熱情,以最充沛的精神狀態去解決這樣的事情。殊不知,生命當中的一切大事很多時候都是由各種各樣不同的小事累積而成,不積小流何以致千裏。知道了這一點,就不會隨隨便便去對待那些看似很無關緊要的小事,才會無論什麼任務都保持一絲不苟的心態。盡力完成自己的任務,就是要從一件件小事開始,凡事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也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