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下屬的對上管理,不得不注意以下三點,這有利於向上管理持續進行,提升工作成效。
第一,要把功勞歸功於上級。
在榮譽麵前,不和上級搶奪功勞這是必要的。下屬工作要用心,工作頗有成效,進而把功勞歸功於上級。上級在欣慰、喜悅之餘,就會更加信賴自己的下屬,更有信心接納下屬的意見,樂於接受下屬的建議和意見。
要和上級爭功,爭不過上級不說,還容易在組織群體裏被孤立了,這無疑比叫上級不放心更來得可怕。
第二,關於未來的預測要主動和上級一起籌劃。
當前的工作任務就已經讓不少員工焦頭爛額了,卻很難對上級提出了關於未來的建議。對於上級來說,關心未來要比關心現在的比重更大,所以那些能夠未雨綢繆,且能對未來有所建議的下屬才是上司最器重的人才。能夠影響上司的未來前途,向上管理的力量最大,所產生的效果也最為深遠。
第三,在自己的同仁和朋友麵前隱藏自己的影響力。
這麼做的目的在於持續地增強向上管理的成效。在職場當中,同事之間的流言蜚語有時會給上級帶來一定的警惕性,也就難以完全信任自己,還會刻意地疏遠自己。人言可畏,一些閑言碎語有時會造成些自己的一些困擾,所以適當地隱藏一下自己的影響力,自我克製才能保護自己,而不受他人影響。
不會自我克製的話還有另外一個危害,那就是自己的同事很可能會絞盡腦汁去利用自己強大的影響力。為的不過就是推三阻四,或是從中沾到一點點光,揩一點點油罷了。所以,有的人總喜歡越來越多身邊的人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能夠向上管理,隻為臉上沾一點光,麻煩也同時不期而至。在職場當中切記要小心的是,如若連上級都發現了自己的影響力,很可能會用心地去擺脫下屬對自己的影響,負麵影響必然不少,還能對自己有利嗎?
強調向上管理的真正目的,在於在適當的時候提醒上司辨明事實,並依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拿出更合理的決策,自己也可以在正確的決策之下有效地完成任務。
向上管理要以“公益”為出發點,擺正心態,要有一個“上司好,自己也好”的態度來對待向上管理。盡管如此,但當有人讚揚自己有向上管理的優勢,必須要學會隱藏。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必須指出一切決策權還在於上級,自己所做的不過是傳達訊息而已。在中國的人情社會裏,這種方式的向上管理,相對符合中國的人情世故,自然比效果也比較方便和有效。
無責任感,連過客都不如
2010年曾有一本暢銷書《帶者責任感工作》成為了眾多企業家的學習讀本。書本身並不稀奇,之所以如此暢銷,隻在於用很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責任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作者在書中強調了激發員工的責任意識,強化員工的責任感:“責任勝於能力,責任造就魅力,一個人隻有承擔才會成長。”
書中說到;“千斤重擔萬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責任要到人頭。任何組織在落實執行力的過程中,一定要將一對一的責任關係明朗化,讓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很強的責任心。在組織的宏偉藍圖中,每個人都會通過責任找到自己的植入土壤。很多組織的用人標準隻有一條,三個字——責任心。
很多人很看重自己能力的提升,卻忽視了責任心的存在,他們覺得能力高於一切,但真正明白職場定律的人才知道責任勝於能力,何況責任還可以造就魅力。有責任心的員工,隻要做事就會用心,縱然能力不足,責任心可以彌補。可是沒有了責任心,再強的能力也很難把事情做好。在組織內部,先要說說管理者的責任心,管理者不能逃避責任,不能指責和抱怨,主動承擔責任是他們的職責所在,負責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從自身的管理中去總結失敗和成功的檢驗教訓。管理者的責任感反省是必要的,這樣才能產生責任心。
執行人優秀就優秀在性格、胸懷和知識,彼此或許有一定的區別,不管怎樣他們都具備很強的責任感和責任心。
俗話說,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責任心也是如此,常常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很能夠承當責任,換成兩個人一起完成任務的時候,就會有責任之間相互推脫,任務的完成反倒沒有一個人做得那麼完美。這就是為什麼要有一對一的責任人,責任到人頭的道理所在了。做好了就給責任人獎勵,錯了就應該懲罰,一句話,責任到人。
別說成功和責任沒有關係,能夠負擔多大責任的人,就能獲得多大的成功。很多人都羨慕能當上總統的人,那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總統呢?總統是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外出時有豪華車隊相隨,自然威風;發表演講時名流雲集,場麵要比任何人都宏大壯觀;到任何一個國家出訪,無論是哪個國家的首腦都會準備好最高規格的禮遇,外人看起來是無限風光……等等等等,有誰見了不豔羨呢?可是,總統除了外表上的風光以外,身上也擔負了這個國家的最大責任,包括國家和民族的安危,經濟的發展還有民生疾苦等等,這些卻很少為人所羨慕,可是他的風光正是由此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