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的部隊在自己製定的天才戰略的部署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俄奧聯軍到達之前,就先行將英普聯軍徹底殲滅。隻可惜,拿破侖的軍隊在貫徹他的戰略部署時也因為沒有徹底貫徹而出現了一點點的問題。
拿破侖軍中的內伊元帥在受命占領布魯塞爾,以牽製英軍時,他的表現並不果決,他沒有及時采取行動,猶豫不決的做法讓他沒能如期完成戰鬥任務。
就在內伊元帥因貽誤戰機與對方激烈爭奪的時候,拿破侖又命令戴爾隆軍團由弗拉斯內向普軍的側後方開進,企圖和內伊元帥的部隊對普軍一道進行夾擊。隻不過戴爾隆並不是十分理解拿破侖的對命令,錯誤地向法軍後方的弗勒台開進,最終使得拿破侖這一具有決定性的一擊的機會又被整整延誤了近兩個小時,英普聯軍也因此逃脫了被全殲的命運。
對於這場戰役,後來的史學家和軍事評論家都認為,造成拿破侖軍隊在滑鐵盧戰役失敗的主要原因並非是拿破侖自身製定的戰略計劃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拿破侖的既定的作戰方案沒有被他的部下嚴格地貫徹和執行。要是部下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拿破侖的意圖,不打折扣地執行戰略部署的話,那曆史就將不是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這樣了。
拿破侖的失敗說明了執行力才是真正的戰鬥力。缺少執行力的組織就會和成功絕緣。兵敗滑鐵盧的拿破侖,縱然不僅僅有貽誤戰機這麼一個原因存在,不過不能否認的是在眾多複雜的原因當中,戰鬥部署的落實不力是這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在現代社會當中,無論是管理層還是員工,執行力也是決定成敗的決定因素,對於一個團隊來說,任何一項任務都需要用行動力來落實到實處,另外將所有責任落實才能真正對結果產生作用。不論是什麼單位還是企業都必須依靠落實責任,才可能逐步走向成功;也隻有依靠落實責任,所有的計劃才能得以實施,一切驚喜才會在前方等待著自己;也隻有依靠落實責任,才會挖掘出個人和團隊的無限邁進成功才成了可能。因此,作為組織的管理者,或是僅僅是個普通員工,都別忘了要有執行力,因為脫離了執行力,所有東西都是南柯一夢。
全心全意地工作,不再投機
衡量一名員工是否優秀,很多時候要看他在完成公司任務時,或者說在完成和工作相關的事情時,不論是份內還是份外都全心全意,竭盡全力地去完成。
應該說,但凡在事業上有進取心的人,都不會因為在盡自己所能做好所有份內的事情之後,還要盡自己所能每天多做一些份外的事情而感到十分介意。對他們來說,多做一些利於他人和自己工作的事情,無疑是會讓自己獲得比他人更多的走向成功機會。
隻不過現實中能如此不分份內份外,全心全意工作的人實在不多,很多人的印象中,工作自然是有內外之分的,隻不過在老板的眼裏,份內份外的差異不大,隻要是和工作有關的,就是工作。隻有在團隊中表現出色的員工,才不會這麼想,他們完美地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後,還可以騰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主動幫助同事,或是協助老板做好那些所謂看起來是自己份外的,卻屬於整個集體或是企業的工作。他們所想的就是老板和同事心裏所想的,他們和老板擁有同一個奮鬥目標,也堅守同一個信念。正因如此,他們才不分份外份內,認為一切他們在做的工作都和自己有關,都必須努力去完成。正是在這種想法的指引下,他們的行動朝著工作推進的方向前進,這種高效的行動力成就了他們努力拚搏的進取心與積極高漲的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