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強買強賣(1 / 2)

這家夥怎麼就這麼死腦筋,我暗忖道。難道他不明白他越是這樣,會越讓我心裏難受嗎?

“哥,我知道你現在怎麼想的,但事實上,我絕對沒有想直分給你好處的意思。”甘牧喝了口水,手裏拿起一支筆在一張紙上畫著什麼,看著我說道。“我有個事,想跟哥商量一下。”

我點點頭,他繼續說道:“我們陽湖市早幾年因樓市價格大漲,遍地想做房地產的暴發戶多得完全數不過來。而事實結果證明,他們確實行動了,也確實賺到錢了,可直接能入到自己小金庫的資金老是局限在樓盤裏流動,怎麼拚命也抽不出來。”

聽到這,我問了一句。“你想屯房?”

他飽含深意笑了笑:“時過境遷,當今的社會跟以前已經不同了,以前咱們做裝修哭爺爺告奶奶都是求個體戶能賞口飯吃,而現在,那種生意我都沒做過了,都是直接跟地產商簽署合同,多久時間,我把他外牆跟內牆拿下,然後他直接打款到我賬上。但是……”

我打斷他:“但是現在陽湖房地產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不會在有早幾年那種跟循環消費似的人來買房。那些老板見此便開始跟工頭耍賴:要錢?等我把房賣了在說。”這個我確實有所觀察,每次回家,每次的市容情景都不一樣。什麼什麼花園,什麼什麼洋房,到處的遍地開花。

“高,確實如此。我現在收不進來的外債比我整個公司的身家都要多,我怕一直這樣下去,我會撐不住的。”

他對此一臉焦慮無奈的樣子,讓我陷入沉思……

陽湖的地產商考察市場,全憑土方子,聽人說或看見哪處流動的人口密集,便開始找周邊的地皮,感覺合適就馬上動工。

正因為淡化對市場需求的深入研究,才會使得陽湖的的樓市泡沫經濟已初見雛形。

然而這一切大部分的功勞都得歸功於當地政府。

地產商一般都是些資金不大不小的外商,對陽湖的民風與人口多少的了解,全憑他們在招商部那張三寸不爛之舌口中所得知,拚命的把你忽悠進來,套住你的資金鏈,從而今後就在我們陽湖生根發芽。

其實也怪不得他們,陽湖雖算不上窮,可政府的日子一直過得捉襟見肘。

‘建設幸福陽湖,讓陽湖全民奔上小康社會。’這是省城給當地機關的任務,也可叫做壓力。而這一句,都是要陽湖政府掏腰包來實現的。

一個城市的發展,入駐的外來人口占重中之重,而陽湖的外來人口在此一直是入不敷出。所以,對外商一直沒有什麼吸引力的陽湖,我們囊中羞澀的政府機關對他們一直都是打開懷抱的歡迎之至。

其實也絕對不是坑他們,隻是在對招商引資方麵的一種手段而已……

我越想越替甘牧著急,皺起眉頭,問他:“你有打算?”

他歎了口氣道:“陽湖這邊畢竟是養我的地方,我是不可能放棄的,隻是當前的局麵是,太小的工程我看不上,接了我也劃不來。太大的工程又沒現錢拿。所以,左右為難啊!”

我說道:“騰地兒唄,搞裝潢的遲早都得到這一步,一個蘿卜一個坑,連綿不斷的蘿卜扔進來,遲早有天它是裝不下的。”

他好像就是等著我這句話似得,馬上興奮道:“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他的這副態度讓我生出一絲不自然,問道:“你又在打我主意。”

“怎麼叫又在打你主意呢!這話說的。我是瞅準了一個機會,想讓你幫幫我。你知道,我下麵那些人都是些出社會才不過幾年的半大孩子,手藝真正拿得出手,亮得出幾手絕活的人連手指都算得過來,要不然,我也不會隻接刷內外牆的活,主要還是沒有幾個好的師傅帶著。”

“你想要我給你找人?”我問。

他點頭稱是,繼續道:“我想到崇湖去試試水,我在那有個關係很好的戰友,他在那邊聽說有點麵子。到時,我讓他幫咱們找點事,你就幫咱們團隊找人。”

“等等,什麼叫咱們?”

他嘿嘿笑道:“這事你如何都不能在推脫了,因為這不是白給你的,是需要你親力親為的。其一,相信你自己也清楚,你自己身上有種與生俱來的人格魅力,很多人都願意跟你親近,這點方便我們的管理。其二,就是這老師傅的事了,這個必須得你親自上,當年你的那些同學朋友,我打聽過了,還有十來個在做著我們這一行,我們可以用高價把他們挖過來,帶帶我們公司的那些學徒,然後個個如神筆馬良,刷什麼就出什麼。日後不久,咱們在崇湖將刷出一大片到此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