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矛盾的發生無外乎以下三方麵因素:
1.角色地位因素
店鋪小老板與店員首先是領導與被領導的上下級關係,日常工作中店員應服從店鋪小老板的安排。但是,店鋪小老板與店員作為同一門店成員,又是需共同完成店鋪經營目標的同事關係,彼此之間應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店鋪小老板在同一場合扮演著兩種存在矛盾的角色,在與店員相處時如果角色處理不當,必然發生矛盾。
2.信息傳遞因素
作為一店之長,一般會從大局著眼統籌安排工作,細化落實到每位店員,並希望店員按預期目標完成。店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如工作能力大小、對任務理解的偏差等)有時難以完成任務,如果雙方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也極易出現矛盾。
3.利益分配因素
每位店員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相應回報,但由於分配方案、工作考核評價等問題,難免出現獎罰不明、回報與付出不相符的現象,從而引發矛盾。
店鋪小老板與店員之間的衝突還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如性格差異等,但基本因素是以上三種。店鋪小老板應充分意識到與店員存在矛盾的必然性,出現矛盾既不要耿耿於懷,更不必惴惴不安,如果處理方法得當,壞事也能變成好事,這就要求店鋪小老板在處理矛盾時掌握以下方法。
1.寬容店員
這是優秀店鋪小老板緩和與店員矛盾的最基本的原則。店員如果做錯了一些小事,不必斤斤計較,動輒責罵訓斥,隻會把關係弄僵;相反,要盡量寬待店員。
對店員要寬容,尤其是對待自己的店員。當他們出現困難時,要真誠地幫助他們。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要真誠,否則對方會覺得很不自在,如果對方的自尊心極強,還會把幫助看作是蔑視、施舍而加以拒絕。
2.主動承擔責任
解決矛盾時,如果是你的責任,要勇於承擔;即使不是你的直接責任,在必要時也要勇於承擔。誰都會有失誤,一些事情的決策本身就具有風險性。工作中出現問題時,作為店鋪老板,你無論如何都有責任。決策失誤,自然是你的責任;執行不力,是因為製度不嚴或你用人失察;因外界原因造成失誤時,也有分析認識不足的責任等。把責任推給店員,出了事兒隻知道責備店員,不從自身找原因,就會與店員發生矛盾,也會冤屈了店員。這些都會使你失去威信,丟了人心。
3.冷靜分析,正確對待矛盾
隻有頭腦冷靜才能對矛盾作出客觀評價,避免主觀臆斷,排除外來信息的幹擾。如果屬於角色幹擾問題,店鋪小老板需及時調整角色;屬於信息溝通問題,店鋪小老板則應主動澄清事實,解除誤會;屬於利益分配問題,店鋪小老板應試著去改變不合理的分配方案。
4.允許店員發泄
發現確屬自己的錯誤時,要允許店員發泄。上下級間存在矛盾,因為你的工作有失誤,店員會覺得不公平、壓抑,他們有時會發泄出來,甚至直接對你訴說不滿,指責你的過錯。遇到這種情況,你不能以怒製怒,雙方劍拔弩張不利於矛盾的解決,隻會使矛盾更加激化。
5.放下架子,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
矛盾既已產生,與其雙方鬧得臉紅脖子粗,店鋪小老板倒不如努力縮短與店員之間的距離,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去解決。通常情況下,理解和寬容比指責更有效果。
這裏需特別強調的是:矛盾發生後,切忌不了了之。如果店鋪小老板采取回避的態度,不僅不能消除誤會、解決問題,反而有可能激起更大的矛盾。隻有讓矛盾得到及時、合理的解決,店鋪小老板與店員之間的關係才有可能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