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陳列的基本原則
今天“成功的商品陳列就是優秀的無聲銷售員”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在服裝賣場中,既涉及貨架的組合,還有貨品之間的組合,也有道具和貨品的組合。陳列的形態組合要從美學、管理和銷售等諸多因素來考慮。不同服裝品牌的陳列形態規範和標準可能有一些差別,因此,店主在掌握這把營銷鑰匙時,必須了解商品陳列的基本原則:
1.保持序列感陳列原則
沒有誰會喜歡在一個雜亂無章的賣場中停留,特別是在品牌林立的今天。整齊和有序列的賣場不僅可以使顧客在視覺上感到整潔,同時也可以幫助顧客迅速地查找商品、節省時間。因此,賣場中貨品的造型,首先要打理得整整齊齊;貨品進行分類放置,排列要有次序和規律,整個賣場要保持一致的尺寸順序,使顧客可以迅速地尋找到所需的尺碼。重點突出,連帶性強,要讓顧客既看到重點促銷的商品,又能聯想到其他相關商品;側掛時,采用從左到右、由小到大的原則;隔板上的疊裝,遵循從上到下、由小到大的原則,這也是從顧客視覺的次序性和選購物品的便捷性來考慮的,方便顧客的購物活動和店主的銷售活動。
2.豐滿陳列原則
俗話講“貨賣堆山”,貨架、地堆、端頭上的商品必須豐滿陳列。商品不豐滿,會降低貨架空間利用率,導致倉庫庫存壓力增大,商品不豐滿,容易給顧客留下這些是“賣剩下來的商品”的不好印象;商品不豐滿,容易影響商品自己的表現力,影響銷售。尤其是地堆、端頭等特殊陳列的商品更要豐滿,這些特殊陳列猶如超市的畫龍點睛之筆,是商店的亮點。就算商品放滿了貨架,但若東倒西歪、淩亂不堪,仍然會給顧客留下不好影響。如果沒有倉庫庫存,不能保證貨架放滿,就要把商品前進陳列,以保證商品豐滿、整齊。如果沒有庫存,有兩種處理方法:在空缺的地方放置“此貨暫缺”標誌;把其他關聯性的同時銷售比較好的商品填補上,這種操作一定要做記錄,跟蹤要貨,不然容易使該商品在店裏消失。不能簡單地把旁邊的商品拉大排麵,除非該商品暢銷。
3.關聯性陳列原則
商店內的商品陳列,特別強調商品之間的關聯性。這種關聯不是簡單地如把服裝鞋帽歸類集中在一個區域陳列這樣狹隘,可以以一個主題如“情人節”“火鍋節”等組合商品陳列。關聯性陳列要求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端頭陳列的商品與相鄰貨架商品有關聯,讓端頭發揮一定的店主作用,就是相鄰地堆之間陳列也要注意關聯陳列,也要注意平穩過渡,如潔廁靈地堆緊挨飲料地堆,讓人看了總不舒服吧。好的關聯陳列很容易在激發顧客購買A商品的同時,又購買了計劃外的B商品,甚至C商品。
4.先進先出陳列原則
商店內商品,尤其是食品類商品,為了保持商品整體相對好的保質期,在補充商品時應依照先進先出的原則來進行。補貨時把裏麵的商品先拿出來,檢查一下,如果保質期和待上架的一樣,且貨架和商品都幹淨,就直接上貨,否則,商品拿下來,清潔後,把新商品補充在裏麵,然後把原來的商品放在外麵。做容易,堅持難,平時加強對員工的食品安全教育,讓員工形成一個良好的上貨工作習慣,尤其是生鮮、冷凍冷藏等保質期較短的食品更要注意先進先出。
5.按業績分配陳列原則
商店貨架寶貴,商品陳列不可能平均分配。銷售好的商品排麵大,陳列段位好,銷售差的相反,這樣才能實現銷售最大化,同時銷售陳列是個動態過程,要不斷分析銷售情況,做陳列調整。陳列排麵和位置要以銷售說話,才能杜絕人情關。商品陳列權和調整權以及商品的下架和新品的上架權要控製好,注意讓適合的專人控製監督。對做特價優惠的商品,如果陳列在貨架上,應適當擴大排麵和調整到好位置,以實現預期效果。
6.體現整體性陳列原則
賣場中每個貨品的形態和造型一定要與賣場整體的布局和效果相配,有些店主喜歡在賣場中的各個部位都營造不同風格的效果,雖然局部效果很好,但是從整個賣場看卻非常煩瑣,缺乏整體感。陳列意圖明確,能讓顧客了解商品的特點和用途,幫助他們下決心去購買;要懂得貨架上的服裝隻是合唱團的一員,必須和整個隊伍形成一體,一味地強調自我,隻會破壞整場演出的效果。
7.突出同類商品陳列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