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資本輸出和文化輸出 3(3 / 3)

為了發展蘇門答臘省的經濟,減少向大自然的索取,華夏帝國政府和蘇門答臘省地方政府還推出了原始社會大體驗的旅遊。

在原始居民聚集區的菜市場裏,碩大的芭蕉葉上麵,擺著一堆火上叉燒過的蝙蝠,籠子裏的樹鼩、飛狐猴等待著在泥濘的土路上被灼燒的悲慘命運。當然你還可以看到醃製的老鼠、被開膛破肚露著內髒的烤蜥蜴、內藏寄生蟹的河蚌、形似伊麗莎白時代女人的西紅柿、有人臉紋樣的香蕉、像海怪一樣的佛手柑、粉色果肉的青蘋果、留有豬乳頭的培根等。

“總而言之,驚悚!當如此多的死亡氣息縈繞在周圍時,仿佛空氣中也有些東西在隨之變化。我感受到一陣陣的惡心和眩暈。”

帝國核心區以及中南半島現代工業高速發展,極大的刺激了蘇門答臘省政府。為了提高gdp,蘇門答臘省政府多次派員來到帝都南京,要求建設包括造紙、林業化工、煉油、采礦、機械、化工、食品加工等工業,同時大力開發蘇門答臘島鄰近島嶼上的錫、天然氣、鋁土礦、煤、黃金、銀、石油等礦產資源。

隨著沙哇倫多的翁比林煤田和亞生山煤田及南蘇門答臘的煤田相繼投產之後,杜馬伊最高產的油井、巨港和龐卡南-布郎丹油田出油,蘇門答臘省一躍成為東南亞群島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工業和農業的蓬勃發展起來,環境也隨之惡化,大片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人們再也難得一見藍天白雲,呼吸到清新空氣。眾多的河流遭到汙染,穆西河、巴當哈裏河、因德拉吉裏河、甘巴河等水體發黑,腥臭難聞,蚊蠅孳生,魚蝦絕跡。全長700公裏的巴當哈裏河,有一千多個汙染源,平均每公裏河段上,就有一到兩家工廠。蘇門答臘省的第一大河,成了名副其實的臭水溝。麵積超過一千一百多平方公裏的托巴湖,成了一座臭水潭。水資源豐富的蘇門答臘省,很多水井的水也腥臭難聞,以致於水資源豐富的熱帶島嶼省,人民連一口潔淨水也喝不上。

同樣,生物資源也遭到嚴重破壞。僅僅在五年之內,蘇門答臘省森林減少了1/10,數以10萬計的紅毛猩猩不到一萬隻,蘇門答臘犀牛隻剩下300多頭。

華夏帝國政府責成蘇門答臘省政府在島上建立國家森林公園包括勒塞山、葛林芝-塞布拉和南巴裏桑山,以保護島上的熱帶雨林,減少生物資源麵臨的威脅。

華夏帝國政府建立國家公園、對環境以及物種進行保護的做法,在後世看來應該是理所當然,但此刻卻遭到歐洲所有國家的不理解。

隻要王國政府富庶、國王陛下不為錢發愁,汙染又有什麼關係?華夏帝國的政治製度、經濟製度,工業技術,管理方式都值得學習,唯獨中國人的責備求全的精神,是無論如何不能學的。

英國倫敦港外。

從華夏帝國留學歸來的約翰?伊夫林與同學蒂莫西?諾斯還沒有走向帝國遠洋客運公司豪華客輪舷梯,便立刻將口罩戴上。由於倫敦工場和居民燃煤量的增長以及城市的擴展,倫敦的空氣質量已經變得越來越糟。陽光艱難的穿透煤煙,照耀著被霧霾籠罩的倫敦城。因為能見度過低,站在豪華遊輪上,還沒有看到倫敦,便已經聞到濃濃的煤煙味道。

約翰?伊夫林用流利的漢語感慨道,“倫敦這座城市號稱理性動物的聚居地、至高無上的君主寶座,其實更像埃特納火山、火神的庭院、斯特龍博利火山島,或者地獄的邊緣。”

“當我看到煤煙從煙囪中噴薄而出,我就可以斷定,倫敦的空氣質量比歐洲任何其他城市都差。更不要說華夏帝國對南京、上海、杭州。”蒂莫西?諾斯雪白的手套上,煤煙留下的黑乎乎的細屑,“雖然倫敦充滿魅力與榮譽,但空氣中充斥的濃鬱的煤煙卻意味著,在歐洲所有的城市中,再也沒有比倫敦更肮髒、更令人不快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