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高原戰事 3(3 / 3)

羅汝才哈哈大笑,“這個主意好,既可以消滅那些農奴主,又可以給剿匪部隊發獎金。傳令下去,讓咱們的老兄弟重操舊業,給那些農奴主放一下血。”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藏巴汗大聲說道,“綁架勒索,沒有我老藏怎麼能行呢。我要像擠牛奶一樣,榨幹新噶當派叛軍的每一個錢幣。”

羅汝才和藏巴汗的策劃的綁架行動還沒有開始,便聽到政治保衛局以及卡托加管理局的偵查人員,送來一個不好的消息,“新噶當派在高原各地,聯合貴族以及寺廟的上層僧侶階層,再次陰謀叛亂。”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羅汝才本來就不是一個能吃虧的主,決定對邪教叛軍來一個先發製人打擊。在皇帝陛下的默許之下,羅汝才和他的一幫貧苦農民出身的老兄弟,立刻四下出擊,他們對待高原奴隸主的手段,最簡單也最有效,從肉體上徹底消滅。在卡托加的肥料工廠,農奴主城要肥田粉的一部分。

無論那些奴隸主家族是否願意,都必須無條件的交出土地和所有的資源,釋放所有奴隸,免除所有債務。如果帝國卡托加管理員認為這些農奴主的家族成員有反社會傾向,不經審訊,立刻送入反省基地。

羅汝才和他的戰友們,對於神權社會的中堅力量僧侶階層,除了將那些罪大惡極的上層僧侶裹上生牛皮,投入江中之外,他的所有人,全部送於位於柴達木盆地戈壁灘的卡托加反省基地,去禍害戈壁灘上的那些兔子。

為了不浪費社會資源,羅汝才下令,將新噶當派所有的寺廟予以改建,全部改為關帝廟等。關帝廟裏的關二爺,用來壓製高原邪教的戾氣。

新噶當派教主家族控製的財產,全部被沒收為國有,其控製的27座莊園、30個牧場改為集體農莊和集體牧場,7000多名翻身農奴把歌唱,成為集體農莊的主人。

據羅汝才後來回憶,“僅僅在一個莊園裏麵,我們的戰士就繳獲青稞50多萬公斤,酥油3萬公斤,白銀200多萬兩,牛羊3000頭,氆氌175卷。大大解決了部隊的給養問題。”

新噶當派教主從農奴身上榨取的黃金16萬兩,白銀9500萬兩,珠寶玉器2萬多件被存入帝國銀行的金庫。一萬多件珍貴裘皮衣服1萬多件,以及鑲有珍珠寶石的鬥篷100多件,交給帝國拍賣行拍賣,所得的款項,用於高原省省府建設。

新噶當派不甘心傷筋動骨,不甘心帝國的先進文明對高原黑暗統治的衝擊,更不甘心被羅汝才掃入曆史的垃圾堆。經過秘密磋商,新噶當派10萬反動軍隊,20萬寺廟武裝僧侶,在德幹高原莫臥爾王朝的支持下,發動並逐步擴大叛亂,雲南迪慶、甘南和青海藏區的頭人以及反動僧侶,也率領部落軍隊進攻帝國的政府駐地,軍營以及集體農莊。

叛亂最先從喇铩開始。

拉薩河中遊河穀平原上空陰雲密布,大有黑雲壓城之勢。

邪教教首先主燃燈焚香,在白布、黃布畫上千奇百怪的符籙,太上老君,觀音菩薩,關二爺,周公祖、桃花仙、金罩鐵甲護金身等字樣應有盡有。

除了發放符咒之外,還傳授咒語,誦咒焚符,衝水令其跪飲。誦咒之夜即能刀槍不入。

新噶當派叛亂分子7000多人,身上貼滿符咒,手持砍刀和長矛,念著六字真言,走上街頭,逢人便砍,瘋狂地進攻帝國政府機關、學校、商店和華夏軍駐地。普通民眾的商店,住宅也跟著遭殃。

兩百多家店鋪和700多間民房被焚,數百年精華盡矣。延及城闕,火光燭天,三日不滅。及至延及旁處,叛軍不許撲救。既至火勢大發,不可挽救,而放火之叛軍,拍手稱快,是以各鋪戶搬移不及,束手待焚,僅將賬目搶護而已。

一位前烏思藏都司的官員,氣憤的寫道,“若看叛軍請神附體,張勢作威,焉有殺人放火之神靈乎?且焚燒店鋪、殘殺婦女兒童,與土匪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