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經營南亞 5(2 / 3)

永樂皇帝以寬容的態度在金鑾殿上接見了還赤著腳、穿著草裙、脖子上掛著人頭骷髏的東籲土王,“列位臣工,大家都來看看,南方野人酋長是什麼東西。”

各位大臣指指點點,掩口而笑。

東籲土王瞪著眼睛,左顧右盼,儼如正在廣場上表演的猴子。

大學士謝晉出班奏道,“陛下,南方野人,與犬羊無異,臣建議可將其放在大街上供眾人觀看!”

永樂皇帝擺擺手,笑道,“野人也是人,也是他媽生的,也是有尊嚴的。你這樣把他當猴耍,有失大國的體統。”

謝晉說道,“陛下,咱們大軍好不容易把這野人給帶回來了,難道就這麼放他回去?”

“咱們不是天朝上國嗎?要有包容之心。”永樂皇帝說道,“再說了,伊洛瓦底江以及周邊地區,多為煙瘴之地,咱們這些內地人去了都不方便。隻要他能夠在咱們的邊境議定書上,按上手印,承認東籲是我大明帝國的領土。朕就在東籲設宣慰使司,並給這個的土酋發放了金字紅牌。”

“陛下英明!”

金字紅牌是由大明中央政府給南亞、東南亞各土酋、土人頒發的信符,類似後世的委任狀和任命書。是明帝國政府在邊疆管理、護國捍邊、調停和處置編內內部矛盾方麵的重要製度和手段。

但是,明朝到了後期,皇帝一個比一個操蛋。

嘉靖十五歲繼承皇位當了少年天子,開始變本加厲地大選嬪妃和采野花。為了更方便插插圈圈,他在繼位第二年,便花費24萬餘兩銀子,在皇宮北不遠的地方建了座有200多間房屋的豹房。裏麵之內,美人遍地,嘉靖皇帝沉溺其中,不理朝政,搞得烏煙瘴氣。除此之外,嘉靖還極其仇恨那些管他的大臣,堅持二十七年不上朝。

嘉靖的孫子萬曆皇帝,更是照著葫蘆畫瓢,堅持三十年不上朝。而正是萬曆的怠政,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明朝之亡,實亡於萬曆。”

大明朝廷,在萬曆元年最後一次向雲南外邊政區頒賜金字紅牌、勘合和信符後,其後再也沒有按規定對新的土酋頒賜金字紅牌和信符。

在南亞各土酋看來,大明朝這個親爹已經沒有能力,管他們這些不孝兒孫,於是他們開始肆意妄為。

尤其東籲宣慰使司這個小土酋,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家夥還算聽話,曾兩次遣使來中國入貢,表明自己兒子的身份。但是,僅僅過了100年,這個不孝之子就開始不安分了。1531年,東籲土酋莽瑞體發動叛變,自稱為上下緬甸之王自立政權,分裂國家,東征西討,勢力擴大之後,開始與昔日的祖國為敵。

東籲叛軍勢力最大的時候,曾攻擊雲南的騰衝、施甸、風慶地區,威脅永昌府。大明朝軍隊在劉挺的指揮下,雖然擊退了進犯的莽瑞體軍隊,但是雲南外邊政區的邊疆屏障作用幾乎喪失。

被東籲叛軍欺壓的各土司紛紛向明廷請求頒賜金字紅牌和信符,確立是大明朝疆域,並希望在金字紅牌製度下得到明朝的保護。

明廷派金齒衛幹戶曹義攜金字紅牌和信符往賜東籲以及其他土司,希望調解糾紛。

但是東籲叛軍早已經不把明朝中央政府放在眼裏。他們直接殺害了中央政府的特使、持有資金牌信符的幹戶曹義。明廷朝中的各個大佬,鼠目寸光,再也沒有向南亞地區遣使頒賜金字紅牌和信符。

這些大佬,包括著名的張居正。

隆慶六年,萬曆皇帝登基後,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至四百餘萬"。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裏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淩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但是,對於木邦宣慰司等六大土司的問題,張居正卻毫無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