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帝國發展成就 1 廣播電影(2 / 3)

收音機投產的同時,帝國政府在南京的紫金山上建立了無線電發射塔。

帝國廣播電台開始第一次試播音。廣播的內容是文天祥的正氣歌,兩段唐詩,一段嗩呐獨奏百鳥朝鳳。

隨後各地的反饋,通過無線電報傳來。

帝國西西伯利亞行政區,“聲音清晰洪亮。”

琉球自治省,“最好能每天播放豫劇。”

南非自治省開普敦,“好想念家鄉的秦腔。”

隨後,帝國廣播電台,在演播大廳舉辦了湯顯祖代表作《牡丹亭》、《紫釵記》“無線電--電話”音樂會,遠至天山省、墨西哥、法國巴黎,甚至在斯德哥爾摩都能清晰的收聽到。帝國的廣播事業正式開始。。

但是,收音機畢竟太貴,普通的家庭可望而不可即。

帝國政府在有線電話基礎上,充分擴展和建設了有線廣播網。有線廣播,操作便利,成本低廉。隻要畫上十個華夏幣,就可以購買上一個話匣子,然後就可以進行收聽各種節目,對於廣大老百姓來說是很實惠的。最早的有線廣播網,現在帝國的發祥地漢中。

漢中廣播電台,成功滴連接了700多條電話線,定時廣播新聞,形成正式的有線廣播。

此後,沿海其他各省、區也利用電話網傳送廣播節目,遂發展成能輸送多套節目的有線廣播網。

陝甘寧地區,還以縣廣播台站為中心,以鄉鎮廣播站為基礎,連接千村萬戶的農村有線廣播網。

田間地頭聽秦腔,是集體農莊、集體牧場的鄉親們在勞動之餘,最喜聞樂見的。

當然,最精彩的節目還是在晚飯之後。

《嶽飛傳》《三俠五義》等傳統評書,通過電波傳到千家萬戶。

鄉親們圍坐在火爐旁,或者躺在床上,收聽廣播,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廣播再好,也沒有看戲過癮。

在帝國鄉間農村,都有很多的戲台。逢年過節,集體農莊和集體農場,都喜歡辦幾台大戲。

陝西漢中第十集體農場,今年的農閑時節,正在盼望看戲的鄉親們聽到一個好消息,漢中放映總公司要給鄉親們放電影《白蛇傳》。

電影是什麼東東?鄉親們自然不懂,但《白蛇傳》還有他們是知道的。

黃昏時分,農場來了放映員。在戲台上支起銀幕。

鄉親們好奇的圍在戲台前,指指點點。

夜幕降臨,放映開始。

“相傳在遙遠的年代,深居峨眉仙山千餘載的白蛇、青蛇因羨慕人間幸福自由的生活,雙雙化為美麗少女白素貞和小青,來到西子湖畔。桃紅柳綠的春色,男男女女的遊人,使她們讚歎不已,流連忘返。”

震撼!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這就是傳說中的仙山,那就是傳說中的靈芝草?閃閃發光,可以起死回生?

無論長者還是幼童,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瞠目結舌.

直到電影放映結束,鄉親們,還是不願意離去.

第二天,更多的人從四麵八方趕來,早早的在戲台前給自己占個座位.有親戚在本莊的,那更有優勢。吃完晚飯再去看,晚上也不用回家了,直接住下。

《白蛇傳》整整放映了7天,才被另外一個村子強製性的要走。

據說,《白蛇傳》累計銷售出一萬多個拷貝,這還不包括在海外的。

《白蛇傳》在英國倫敦放映的時候,英國國王查理為此派皇家衛隊維持秩序。

那一年,單靠門票收入,查理就賺了10萬英鎊。

電影由此形成一門產業,通過電影的生產、發行和放映以及電影音像產品,電影衍生品,電影院和放映場所的建設等,帝國政府在宣傳文化的同時,獲得了巨額的收益。

這一切,讓帝國的電影發明者,始料未及。

在照相機發明之後,帝國科學院光學研究所根據皇帝陛下的提示,發明了世界第一部單鏡頭攝像機。

第一部影片是在南京跑馬場拍攝的,長度隻有兩分鍾。

當帝國的科學家看到馬兒奔跑的連續影像時候,無不歡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