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保衛局對反動會門組織成員采取連坐措施。
各地鄉紳,讀書人、開明酋長對帝國政府鏟除在西南社會根基深厚的秘密會社給與極大支持。
經過一年的努力,自漢唐以來,中央政府一直莫之奈何的黔地割據勢力,在帝國政權的統治之下,徹底走到了它的盡頭。
長期為禍的西南匪患,已然失去它賴以生存的社會條件。
帝國政府,通過血與火的手段,在黔地社會深深紮下了自己的根基。
在這期間,滯留在黔地的大順軍劉體純部,經過大小三十餘戰,平定了千裏蠻疆,以武力征服清水江流域和雷公山所謂“生苗”,古州八萬洞軍民長官司戰俘五萬被大順軍驅趕著去修中緬公路。
作為回報,帝國政府支援劉體純價值30萬華夏幣的武器裝備和藥品。
在剿匪戰役節節勝利的同時,帝國各級政府迅速接管各土酋、頭人的,莊園和農莊,改變為集體農莊和集體農場,安置戰場負傷老戰士以及烈士家屬,以及有功人員,充當集體農莊的骨幹。
新解放的奴隸,絕大部分成了集體農莊和集體農場,礦山林場是新主人。還有一部分參軍入伍,編入公路兵部隊,修建川黔,湘黔公路,黔貴公路和滇黔公路,以工代賑。
帝國貴州省府沒收土酋土地,收歸國有。先後建設縣一級的集體農莊、集體農莊15800多個、國有礦山、企業1350家。
貴州省建設兵團將馬鈴薯、甘薯、玉米、辣椒大幅引進貴州。
拖拉機被用來耕地、化肥被用來肥田,ddt被用來消滅農業害蟲.
平常年景貴州全省產糧隻有40多億斤。帝國生產建設兵團,集體農莊,集體農場,在第一年,糧食產量就達到了30億斤。解決了貴州省內70萬華夏軍以及工作人員的薪水問題和糧食問題。
糧食問題解決之後,但隨後的其他經濟問題接踵而至。
由於西南地區銅錢的含銅量非常低,加上西南地區冶技術落後,當地土酋庫存的銀錠多是銀鉛或銀銅等合金假錠。帝國銀行雖然容許劣錢流通,但是對兌換卻很大限製。
華夏幣在西南地區迅速升值,銅錢和銀錠大幅度的貶值。半年之內,劣質銅前的價格下跌百分之八十,劣質銀錠的價格下跌50%。
財富的大幅度縮水,很多窖藏的銅錢和銀錠的人家,向帝國政府表示了不滿。
“金融絕對不能亂。帝國銀行應當適當做出讓步.”周垣命令帝國西南財政委員會製定《西南區金銀管理暫行辦法》,允許銅錢和銀錠的自由兌換,但是期限以1年為期。
李蓉認為帝國銀行吃了虧,對周垣大發脾氣。
周垣對她刁蠻任性的脾氣無可奈何,隻好答應把貴州爛泥溝金礦給帝國銀行開采,方才了事。爛泥溝金礦位於黔西南貞豐縣沙坪鄉礦區金礦儲量達到110噸,遠景儲量在130噸以上,成為世界級特大型金礦。
由於帝國的金融政策貫徹得力,帝國銀行貴州分行,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收繳黃金12.1萬兩,白銀867萬兩。
為了恢複黔地經濟,帝國政府還通過水路以及陸路運輸,從風調雨順的南洋群島各省運進大量的稻米,從北美洲運來大量的牛肉製品、遠洋漁業公司運來的大量的魚類製品,從沿海調集大批的食鹽。
黔地出產的桐油、棉花、五倍子以及,雜糧、土產、藥品、手工藝品開始運往沿海地區。
帝國中央政府支持的物資如此便宜,當地的百姓、士紳官員樂不可支,紛紛從家中拿出銅錢、雜糧、土產、藥材等實物用來交換。
有些土人,拿出的東西實在讓人哭笑不得,其中就有元朝時候的紙鈔元寶交鈔,大明寶鈔。
明代紙幣隻發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舊鈔,致使市場上流通的紙幣越來越多,寶鈔泛濫成災,發行當年就通貨膨脹,貶值極快,人民紛紛棄之,最終以失敗告終。不等同於廢紙。
帝國供銷總社的工作人員理所當然的給予拒絕,“這是大明朝的,在華夏國不流通。”
土人便強詞奪理,“我不管,反正都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