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集團軍先遣團在團長馬繼虎的率領下,與歸集叛軍酋長阿得以進行了遭遇戰。
馬繼虎用六挺新式馬特林機槍、清掃列隊進攻的蠻兵。
僅僅用了半個時辰,這種死神收割機就殲滅蠻兵5000餘人。
如盤見狀,命收兵阿紮屯。分守要塞,據屯不出。
第24集團軍炮兵旅趕到,用迫擊炮和輕型榴彈炮,猛烈轟擊。彈洞前村壁,沙場鏖戰激。
如盤命令矮馬蠻兵冒著炮火衝下屯來,把戰場擺在仲河沙灘上,企圖用騎兵攻擊華夏軍。
他哪裏知道,機槍是騎兵的克星。
數十挺機槍組成機槍陣地,在一裏多寬的河灘上發出怒吼。衝鋒的蠻騎兵被機槍打成數段。
落日的殘霞中,河水被浸出一片殷紅。蠻兵屍體血糊糊地癱倒在地,刹時疊集廊成堆。
夜晚,第24集團軍混成旅趕到,與炮兵旅,先遣團合兵一處。
戰士們生起篝火,開始烤馬肉。
阿紮屯內,如盤心冷如灰。3500矮馬騎兵,是他多年的心血!如今已毀於一旦。
當你倒黴的時候,一定會有更倒黴的事情等著你。
次日,華夏軍用1637式重型迫擊炮對阿紮屯守軍發起轟擊。
1637式重型迫擊炮:口徑在120mm,全質量94kg,最大射程8000m左右,裝備團、旅級。為機動部隊指揮官提供基本的間瞄火力支援能力。它是一種傳統的滑膛迫擊炮,采用前裝式。與二戰時過期的107毫米重型迫擊炮係統相比,其射程更遠,可以發射各種增強型彈藥,殺傷力巨大。
黔西北叛軍憑居堅屯,居高臨下。在他們看來,如果華夏軍采取偷襲方式試圖乘上,卡子上守軍就可以推滾石檑木而下,將敵人打得抱頭鼠躥,皮開肉綻,望風而逃。
所以,叛軍雖然遭受損失,但是對華夏軍並不放在心上,照樣喝酒吃肉。
直到黃磷燃燒彈從天而降,阿紮屯地獄火熊熊燃燒,蠻兵才驚慌失措,四處奔走。有的滿身是火跳下懸崖,有的直接被燒死,空氣中彌漫著蛋白質的焦糊。
經驗主義真是害死人。
如盤驚慌失措之下,帶著殘兵敗將。從阿紮屯後麵的山路,狼狽而逃。行至半路,未見追兵,如盤心中疑惑。
探子突然來報,“華人大軍在吳三桂的帶領下,已經偷襲了咱們的老營臥這城。
如盤被驚得差點從矮馬上摔下來。
臥這宣慰府是土酋安如盤的行宮”,也是羅氏鬼國的世代居住之所和祖籍之地。
如盤仰天長嘯:“誰敢辱我祖先,毀我窩巢,刀鋒不讓,天理難容.”
第13集團軍騎兵旅,在叛軍回撤的路上,設下伏擊圈,殲滅蠻兵數千。
安如盤和皮熊邊戰邊退,退至猴兒關。
猴兒關是通向白泥屯四條險要路口之一。關呈月牙形,絕壁高約60米,寬約300米,扼百興陽長之險,東有攔馬牆屏藩,西有白泥屯之固,地形十分險要。群山環繞,四壁如刀削斧劈,地形險要,坡陡路窄,好像人的咽喉。上山的路十分狹窄,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土人稱呼這山路為“猴子路”,意思就是道路艱險,稍不小心就會掉進萬丈深淵,隻有猴子那般輕巧靈活才能通過。
皮熊建議利用這個天然屏障,來阻擋華夏軍的前進。
安如盤盡管自信心不足,但還是在上麵屯下2000蠻兵,並充足的糧食。
不過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第24集團軍山地師部隊,利用滑翔傘從天而降,將手榴彈和燃燒彈從天上拋下。空穀裏殺聲四起。
蠻兵驚為天神,四散逃去。
猴兒關激戰後,如盤和皮熊兵退馬鬃嶺,踞守箐門口。
箐門口山勢雄奇,雙峰突起,懸崖絕壁,高250米,如石門鎖閉,為納雍至水城之咽喉。其下是羊場海子,水色碧綠,深不可測。從海子東盡頭唯一條崎嶇山路直上箐門口。僅容一人一騎單行,若不慎墜下,便掉入海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