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致公認,“楚蜀各土司,惟容美最為富強”
容美土司為田氏世襲。實行的是軍政合一集權製,司主世襲,形成事實上的獨立王國。
雄踞一方的容美宣撫司哪裏能夠容忍大西軍進入他的地盤,糾集施南宣撫司,椒山瑪瑙土司及麻寮土司等10萬兵馬,偷襲大西軍。
本來就以殺人為樂的張獻忠發了狠,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剿滅土司武裝。
鄂西各土司十分恐懼,紛紛投降。
大西軍攻占施州衛,全麵占領了鄂西大部分地區。
可憐這些獨立的小王國,既然數百年的財富,都進入了張獻忠的腰包。
“有錢了,咱們又發財了。”張獻忠看著兩百多萬兩白銀和無數的金銀珠寶財物仰天長笑,“看來做流寇是一個很不錯的職業。”
軍師徐以顯建議趁著春節的機會,大西軍進行休整,學著華夏軍將部隊進行正規化。
張獻忠認軍師的建議,讓他的12個義子:張可望,張玉兒(李定國),張(劉文秀,張能奇,張惠兒、張可繼,張國興(王國興),張四虎,張化龍,張君用,張廣才,張能第。各領一支部隊.按照軍師旅團營設置。
每支軍隊保留在一萬人左右.這樣,連同他所率領的親軍,合計15萬人。
其他的15萬人,張獻忠不準備帶到四川,就地安置在各個村落,給那些土司們添堵。
華夏軍第51集團軍、第52集團軍,解放荊州府的消息,傳到鄂西。
張獻忠派遣李定國攜帶200萬兩秘密進入荊州,“50萬兩白銀的物資和武器裝備。其他的給我兌換成彙票。”
張一川在枝江接見了李定國,“李將軍,我們最多能提供3萬支步槍、5萬套軍裝、200門毛櫸大炮。”
李定國笑道,“這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張將軍,我們下一步要入川,請問有何建議?”
“我們的部隊已經占領了川北,為了雙方不發生衝突,我建議你們,在川南一帶發展。”
待李定國返回之後,大西軍立刻出發,兵鋒直指萬縣。
大西軍走後,第51集團軍挺進鄂西。
張一川在給周垣的奏折中寫道,“竊照容美土司田明如,素性獷悍,製度僭越,種種惡跡,經臣節次奏明,按其狂悖行事,實幹不赦之條,蒙皇上念其先世微勞,不即誅戮,亦不罷斥,天地之包容,無以逾此。詎明如身受皇恩,不知感激,口稱改悔,仍然奸惡,其所恃者,以眾土司作羽翼,眾土司以田明如為領袖。從前土司之構怨興兵,皆聽命於容美;現在土漢之犯法奸民,多僭藏於容美。是以各土司積案累累,終難完結。田明如實為土司之罪魁,土民之大害,此官一日不除,眾土民一日不得安枕。……此等土弁,實非寬貸所能望其感化,臣愚以為,楚北各土司,似應盡行改土歸流。”
周垣對張一川的奏折作了批示,“根據遠近親疏,可便宜行事。”
張一川派遣大軍深入鄂西各土司駐地。
忠峒、金洞、忠路等十五家土司見勢不妙,齊集武昌,自動懇請改土歸流。
華夏朝遂在施南土司處設宣恩縣,管轄金洞、忠峒等土司。
據當地的地方誌記載:“諸土司盡改流,始設施南府及宣恩、來鳳、鹹豐、利川四縣,並原設之恩施縣及前撥隸夔州之建始割還施,共轄六縣,特設施南府知府一員。”
改土歸流後,湖北省政府根據諸土司在改土歸流中的表現,予以安置。忠峒等十五土司自請改流後,連同自立的百戶司共十六個土司,一並被遷往本省省城周圍。
除容美土司外遷至陝北外,恩施其他土司部落分別遷徙至湖北境內的孝感、漢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