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膠州特區的建設上(2 / 3)

“這有點像洪武初年的剝皮填草。”劉明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袁崇煥更是夏氏家族的慘無人道恨得咬牙切齒。

他在北京的那個替身,曾經享受了千刀萬剮的待遇,其悲慘也不過如此。

華夏軍政委員會的機關報《華夏日報》為此做了長篇報道。

在最後的評論中寫道路,“夏氏家族,私設監獄、公堂,其駭人的手段令人發指,有些刑罰是唯一聞所未聞,可以說是血腥恐怖的人間地獄。”

“夏三是土匪、地主惡霸、黑惡勢力為一體,是大明朝的毒瘤。”

“黑惡勢力在任何時代都有,官商勾結,官匪勾結。但是夏氏家族卻是最沒有底線的。”

袁家寨的收租院建成之後,在當地以及整個大明朝引起極大轟動。

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有大明的官員,讀書人,還有普通的百姓,看後無不落淚。就是那些橫行無忌,為非作歹的衙役們,也無不感歎,“和收租院比起來,我們的手段簡直就是渣。”

徐光啟看過收租院之後,在他的日記中寫道,“大明朝的社會秩序,就是被這樣的社會毒瘤,一點點被搞壞的。但是卻沒有人對此負責。正如,西方的一句諺語,“沒有一滴雨會認為自己造成了洪災,也沒有一片雪花認為自己對雪崩負有責任。”

而這一切,都是華夏軍政委員會的政治陽謀。從此之後,華夏軍在山東的一切行動,都是合理合法合規的。

華夏軍事剿滅的每一個土匪莊園山寨,都是罪惡的,血腥的,天理不容的。

山東青島

丁正率領華夏軍大軍來到膠州灣之前,浮山前所、鼇山衛,靈山衛等地明軍士兵,已經奉命撤往他處,留給華夏軍的,隻是一座空城。

按照軍政委員會的要求,丁正將浮山前所改為青島市,作為膠州特區的首府。

朱由檢派遣曹化淳的弟弟曹成,到膠州特區擔任監軍太監。

曹成自從來到青島之後,聽從他哥哥的要求,做一個合格的土地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不惹事,不找事,人畜無害。

人畜無害的監軍太監曹公公,很快被華夏軍政委員會海軍部所接納,小日子一直過得很滋潤。

應該說,在膠州特區的當土地爺的日子,是曹成同學一生當中最為舒坦的時光。

依據華夏軍的薪水製度和章程,曹成的薪水僅次於膠州灣特區管委會主任丁正。

曹成的薪水到底有多少呢?

讓我們來看一看他的工資單,基本工資,38元華夏幣;全勤工資,12元華夏幣;殘疾補助六元華夏幣;糧油補貼六元華夏幣;副食品補貼,三元華夏幣;崗位津貼,六元華夏幣。至於其他的各項補助,就連曹成自己也說不清。

在他的印象中,華夏軍似乎很喜歡過節,過節的時候,還喜歡發米、發油、發煙、發各種生活用品。

元宵節,清明節,、五一勞動節,端午節,六一兒童節,中秋節,雙11光棍節,聖誕節,元旦,春節等各大節日,都要發放過節費。

夏天天氣炎熱,要發防暑降溫費。

冬季天氣嚴寒,要發烤火取暖費。

一句話,反正是想方設法的發錢。最後,林林總總下來,他每個月的平均工資,一百二十元華夏幣,折合成60兩白銀。這在大明朝,可以說是一筆巨款。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中等的小康之家,一年總開支也不過20兩白銀。

但是,曹成曹公公還是有一些不滿意,因為他的殘疾補助,不是最高等級的12級傷殘,為此,監軍太監老曹,還專門找到了負責發工資的財務人員問個究竟,“我老曹的小丁丁都沒有了,怎麼能隻算八級傷殘?你們這樣做太不合理。”

財務人員想笑又不敢笑,隻能夠耐心的解釋,“曹公公,按照帝國殘疾保障法的規定,身體缺少重要的部件,但是又不影響正常生活著,,屬於八級傷殘。”

曹成當時就啞口無言,這事情還真不好說。他沒有了小丁丁,確實沒有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但小丁丁與別的地方不一樣,它是命根子。

財務人員見曹成一臉憋屈的樣子,又解釋道,“曹公公,你可以申請一次特殊津貼,比如,生育補助。”

曹成大喜,“沒有了小丁丁,就不能生孩子,生育補助就應該有。”謝過財務人員,老曹心滿意足的離去。

曹成的高額薪水,經過他喜歡炫耀的大嘴巴,很快傳到了登萊巡撫行轅,引起了登萊巡撫監軍太監黃兆虎的嫉妒。

雖然說,老黃可以貪汙些軍餉,喝一些兵血,擴展其他的財路,但是,那一切畢竟是不光彩的,見不得人的。於是黃太監找到登萊巡撫孫元化,要求也按照華夏軍的標準,給他本人增加薪水。“大家都是為朝廷賣命,憑什麼我的收入這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