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適用於非奢侈品領域
人們理所當然地把Bastien視為奢侈品管理的專家,總是向他提出有關奢侈品消費和市場的種種問題,但他說自己實際上對奢侈品市場並無多大興趣,而更感興趣於奢侈品戰略本身,對這個問題已經思索了好幾十年。在他看來,源自美國、基於多重目標、追求更快發展的傳統市場營銷策略是沒有未來的,所以他想探索另一種策略,而他在奢侈品領域發現了這一完全不同的策略。這是LVMH這樣的大型奢侈品集團成功的秘密,但其他非奢侈品領域也可以應用這套策略,蘋果公司的成功就有部分奢侈品策略的運用。他一再強調醫療保健和有機食品領域,它們與人們的健康夢想相關,具有一定稀缺性,運用奢侈品戰略可以讓人們更情願為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買單。
從更深層次說,這種發端於歐洲、借由意大利和法國的奢侈品公司而推廣至全球的市場營銷模式和發端於美國的大眾消費品市場營銷模式,也是美國和歐洲兩種文化價值觀在營銷領域的一種展現。
記者:本書開篇使用了相當大的篇幅回顧奢侈品的曆史、厘清它的內涵,特別是強調了它在文化層麵的意義,這是奢侈品的核心秘密所在嗎?
Vincent Bastien:是的,這是非常明顯的。
記者:本書的副標題是“打破市場營銷的規則”,在書中您提出了20多條反市場營銷法則,這些“反法則的法則”揭示了奢侈品異於普通商品的本質,也顛覆了許多市場營銷人士的認知。這本書最初在國外出版時,您收到了什麼樣的反饋?
Vincent Bastien:我收到兩種反饋,第一種是認為它很成功,人們說這是一本有關奢侈品的“聖經”,說這正是他們所期待的有關如何成為奢侈品的知識。另一種反饋很有趣,是來自我在奢侈品行業的朋友,他們說,這讓人們知道了我們不是在欺騙他們,它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是特別的。
記者:書中提到“奢侈品是‘左腦和右腦’”,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奢侈品的成功是結合了左腦的理性和右腦的感性,這是否意味著奢侈品管理中同時需要擁有這兩種不同類型的人才?
Vincent Bastien:絕對是這樣,你需要兩種類型的人,而且需要好些個。舉例來說,當我在LV的時候,我是有創意的那一個,所以我雇傭了隻做管理的經理。當我在聖羅蘭的時候,我成為了有邏輯的那一個,因為伊夫·聖羅蘭很有創意。這總是在不停地改變。如果你隻雇傭了創意人員,那就什麼也得不到。他們總是說,我是最好的,我是天才;如果隻有財務人員,太多交流都是為什麼花了這麼多錢之類。所以,如果你要雇傭人的話,如果他是很有邏輯的那種,也要從中找到一些感性的因素,我通常會問他會不會彈鋼琴,或者其他什麼樂器,我希望能感覺其中有一些藝術的東西。如果是藝術家有點邏輯也很好,但像Marc Jacob就沒用,他是個好人,但他太瘋狂了,這對LV沒什麼用。不像Chanel的Karl Lagerfeld,他是藝術家,但同樣也有邏輯,這就非常好。
記者:您認為自己是哪種大腦類型?
Vincent Bastien:我是一個數學家,你認為數學家應該是哪種大腦?
記者:左腦。
Vincent Bastien:有邏輯的?不是。要成為一個好的數學家,你需要很有創意。作為數學家不是要去計算,而是生產概念和想法。有人對我的書的反饋是,Vincent,你是唯一有能力寫這本書的人,因為你是我們當中唯一的數學家。作為一個數學家,我更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