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鮮活農產品城市流通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路徑(2 / 2)

2、農場主主導的鮮活農產品流通模式

在美國農產品都是農場主生產的,可以直接為鮮活農產品需求者提供大量的多品種的鮮活農產品。因此,這種流通模式也被形象的稱為“產銷直掛”模式。

3、超市主導的鮮活農產品流通模式

大型的零售企業像大型超市、連鎖店等,由於自身的實力強大,擁有自己的產品配送機構,可以直接到產地進行采購,從而減少流通成本。

(二)日本流通模式

1、以中央市場為核心的“市場內”流通模式

以批發市場為核心的“市場內”流通模式,是日本鮮活農產品流通的主要模式。批發市場包含市場事務所、中間批發商、買賣參加人和相關的市場服務機構,同時配備了運輸、冷藏、檢驗等設施。

2、以超市為核心的“市場外”流通模式

以超市為核心的“市場外”流通模式,主要由農民團體將鮮活農產品進行分類、分級檢測包裝後,通過鮮活農產品物流公司,把鮮活農產品直接供應給零售商和大型超市,大大的減少了流通中間環節,減少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

五、打通流通“最後一公裏”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市場體係

一是需加強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市場的服務和輻射能力。應加強對批發市場尤其是產區批發市場硬件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尤其需要加強鮮活農產品市場信息網絡及農產品標準體係的建設。

二是建立供銷合作社,積極組織和推進鮮活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打造地區品牌。

(二)創新流通模式

1、“農超對接” 模式

引導農民積極參與“農超對接”的發展模式是提高鮮活農產品農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徑。對於一些保質期比較短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種,就要依靠本地區市場來實現“農超對接”。由於一些資產專用性成本存在,“農戶與超市對接”模式的發展對要進入的企業經營農產品規模有一定限製要求。因此,“農戶與超市對接”模式在不斷改進和完善的同時,要優先選取進入鮮活農產品市場的企業。

2、“直銷店”模式

一是批發直銷門店。批發商在一級批發市場,直接麵向消費者銷售自己的鮮活產品。這種模式因為沒有其他中間商,流通環節最少,所以也是流通費用最少,銷售價最低的模式。

二是直接為生活小區的生鮮店供貨。這類生鮮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小而全”,生活中常用的生鮮品幾乎都能在店裏買到。因此對這類商店采用“直銷模式”,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最大的實惠,最大限度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

(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一是需要多渠道化鮮活農產品信息發布平台。隨著科技的發達,信息傳遞的速度越來越快,能夠在網上全方麵、多渠道的發布鮮活農產品的信息,不僅能使賣家高效地銷售產品,而且能夠使買家在最短時間裏買到符合自己意願和獨特需求的產品。

二是需要加強鮮活農產品網絡營銷和農業信息化培訓。應以鮮活農產品為營銷主體,將農業龍頭企業、中介組織、農村基層組織、農戶和經紀人作為農業信息化培訓的主要對象,建立專業的農業信息傳播渠道,將農民現階段對鮮活農產品的供給和需求狀況及時發布出去。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財政補貼。對於鮮活農產品零售商來說,租賃費用占據著銷售收入的絕大部分,降低攤位費用、衛生費用的支出就可以降低鮮活農產品的零售價格。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建立鮮活農產品產業發展財政專項資金,將新生產基地開發建設基金和部分土地出讓收入作為鮮活農產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固定來源。強化新生產基地開發建設基金征收,對劃定的保供鮮活農產品實行更為嚴格的占補平衡和補償機製。

參考文獻:

[1]張巧雲.鮮活農產品流通效率研究-以北京市為例[M].

[2]楊順江、彭鶯.中國鮮活農產品流通模式構建:一個比較分析的啟示.中國農村經濟[J].

[3]李忠旭.鮮活農產品流通模式的製度變遷—關於農產品市場改建成超市的問題探討.農村經濟[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