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做好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
理論廣角
作者:靳書婷 馬金龍 嚴全德
【分類號】:TD79
安全標準化就是企業自覺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國家、行業對標準規範、建立健全包括企業內部安全生產日常管理等在內的每個環節的安全生產工作標準、安全規程和崗位責任製,實現與安全生產相關聯的每個崗位管理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在當前新形勢下,礦山企業安全標準化的內涵應該是: 企業各個生產環節和相關崗位的安全工作,必須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程等規定,達到和保持五階段管控評價標準,使礦山始終處於安全生產的良好狀態,以適應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和企業長治久安的需要,實現本質安全型礦山。筆者認為搞好安全標準化工作要注重七個方麵的結合。
一、安全標準化建設要與思想認識相結合
首先要切實提高廣大幹部、職工對安全質量標準化的認識,實現由被動接受向主動認識和提高的轉變。必須正確處理好安全標準化與生產、效益和其它工作的關係。要廣泛深入地進行宣傳動員,統一思想,強化職工安全質量意識;認真貫徹集團公司“五階段”管控模式,要讓工區的各級領導從思想上認識到開展好安全標準化工作同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保護好廣大職工的生命與健康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與基礎。安全與質量、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內在聯係。講安全必須講質量,抓質量標準化必須抓安全工作標準化,生產與安全質量不相悖,安全質量出效益的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事實上,安全標準化工作從一開始就和安全生產緊緊綁在一塊。
二、安全標準化建設要與製度建設相結合
要搞好標準化建設首要的任務是根據《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等規定要求、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組織實際經驗豐富、知識麵廣的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製定確實可行的管理製度: 如規劃目標、實施方案、考核方案、管理辦法、可操作性強的標準、操作規程、安全措施、獎罰辦法等。製度建設要體現科學化、人性化,以激勵為主,獎罰兼顧。真正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不能將製度流於形式。
三、安全標準化建設要與培訓教育相結合
培訓教育對標準化建設的作用毋庸置疑,其範圍非常廣泛,既包括職工特殊工種的培訓、專業技術培訓、管理幹部的培訓也包括對各種管理製度、標準的學習教育,同時也涵蓋著各種現代化企業管理理念的培訓提高等等。培訓要采取脫產、半脫產、業餘、全員、家庭、社區培訓等多種形式,在注重專業理論操作標準學習的同時,更要結合實際現場培訓,以提高崗位實際動手能力為主,通過培訓教育使每一個員工都有一技之長或多種能力,個個成為行家裏手。要注重外來施工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要嚴格按照“先培訓、後上崗;先培訓、後就業”的原則進行安全培訓,認真執行“培訓學習達不到要求不準上崗”的規定要求,煤礦要切實發揮培訓部門及培訓機構的職能作用,高標準把培訓工作做細、做實、做嚴。
四、安全標準化建設要與技術創新相結合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礦山經濟效益的提高,安全狀況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技進步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要進一步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激勵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采取自主研發、引進、吸收、消化、推廣應用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擴展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渠道,圍繞安全、生產、質量開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任何設備設施不管多麼先進使用到一定時間都會存在著一些與實際情況不相適應的地方,這就需要對其進行技術革新,小改小革往往投入不大卻能解決實際問題。煤礦企業的主要領導要對此項工作給以高度的關注,礦裏要對小改小革主持和參與人員給予適時獎勵,縮短評比周期,實行月度、季度評選獎勵,從而引導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自覺的投入到技術改革與創新工作之中,為我礦安全工作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