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信貸管製有利於利率工具作用的進一步發揮。我國宏觀經濟領域出現通貨緊縮,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銀行惜貸、企業慎貸。由於貨幣信貸下滑是由微觀主體造成的,利率變動很難發揮啟動經濟的作用。
在宏觀調控中采用一些信貸管製措施是必要的,對於迅速遏製宏觀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良傾向往往能夠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信貸管製在調控過程中往往要直接幹預微觀經濟個體的經營行為,與我國市場化改革總體思路並不兼容。其次,既然信貸管製措施為人所定,一段時間過後就難免礙於各方利益和人情而最終流於形式,調控效果往往很難持久。政府宜盡快放鬆信貸管製,注重采用相對市場化的利率手段來解決當前經濟中出現的矛盾。
人民幣彙率放開宜采取漸進路徑。雖然擴大人民幣彙率浮動範圍已經不可避免,但在擴大彙率浮動區間過程之中,始終都要關注現行經濟政策與政策改革到位之間差異對彙率的潛在影響,即注意使彙率浮動區間中心水平接近潛在均衡彙率。
經濟學家們對2009年中國政府推出的貨幣寬鬆政策的解讀以及中央銀行和其他部委提出落實政策,其最終目的就要要保證中國的貨幣和信貸機製能夠長久地為中國經濟發展增長服務。
2.“就業組合拳”,資金支持應一步到位
“中國社會穩定麵臨著威脅,人們擔心它可能阻礙中國經濟發展。”這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錫文提出的觀點。他的理由是自去年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大約有2000萬民工失去工作,這個數字大約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實行國企改革的4年中減少的工作崗位的總和。人們擔心,這些民工有可能因為不滿而走上街頭。
“我們沒人怪政府。我們不會這樣看問題。”這句話是剛被公司裁員的江西農民工李陸元說的。他之前在深圳從事房地產中介行業。中國民工並不是一個憤怒的群體,而且,就眼下來說,他們大多數人都相信,政府在抵禦全球金融危機方麵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中國政府必須謹慎行事,不要辜負了他們的這種友好心態。
金融危機發生了,中國的經濟增量受到影響,失業人數猛增。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麵臨著生存的現實問題。在這個困難時刻,農民工兄弟們和大學生們是可愛的,他們知道是大環境的影響,不會怨天尤人。中國政府部門這個時候應該拋開那些“社會穩定受威脅”的無聊擔心,積極行動起來,從政策和經濟方麵為這些失業者創造一個生存空間。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9年《社會藍皮書》顯示:中國城鎮的實際失業率為9.4%,比此前公布的“登記失業率”高出約一倍;中西部居民的就業壓力更大,失業率超過10%;大學生的實際失業率為12%,比登記失業率高三倍。目前已有650萬~910萬農民工因失業提前返鄉,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610萬,加上往年畢業而未能就業的高校生,待業大軍將高達1000萬人。
麵對這棘手且很現實的失業形勢,中國政府早已開始積極行動起來了。
由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部牽頭,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稅務總局和工商總局參與製訂的一份《關於保就業的組合政策措施》的建議已經上交國務院。
這一保就業組合拳主要針對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等群體。針對大學生就業,方案建議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發展、鍛煉;鼓勵大學生創業,在工商稅務上出台優惠政策。
對於返鄉農民工,國家將穩定糧食和食品價格,利於農民工返鄉務農提高收入;通過社會培訓機構,加強對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農民工技能培訓、城鄉勞動者的創業培訓以及對農村初高中畢業生的培訓,培養成新一代產業工人。
關於如何保證失業農民工的再就業問題,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孫春蘭給出了具體的措施:為支持農民工自主創業,工會係統將爭取政府和社會資金,為農民工提供多種形式的低息或者無息貸款。全總將力爭從兩大途徑解決返鄉農民工的生計問題,其一為引導再次就業,其二為支持自主創業。同時,要建立健全農民工援助資金使用監管製度,對農民工的就業培訓、職業介紹和資金幫扶實行實名製管理,援助工作實施全過程督導檢查和工作通報等。在支持農民工個人或集體進行自主創業方麵,孫春蘭認為當前最關鍵的是解決小額貸款的擔保問題。工會將力爭為集體創業的農民工提供捆綁式小額貸款擔保,同時在全國10個地級城市進行工會小額貸款擔保試點。
人保部副部長張小建將目前的政府推出的就業政策總結為“六大組合拳”。
1.緊密結合擴大內需,更多地拉動就業。
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鼓勵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服務業的發展。
2.針對那些目前生產遇到困難的企業,通過“五緩(緩交五項社會保險)”、“四減(降低四項保險費率)”、“三補(給予困難企業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兩協商(企業和工會或者職工雙方平等協商)”等措施來減輕企業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