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人民幣與美元絞殺,誰能成為贏家(2)(2 / 3)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希拉裏·克林頓國務卿。胡錦濤表示,中美兩國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兩國在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都肩負著重要責任。21世紀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擴散和蔓延、各種全球性挑戰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中美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中國政府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美關係,願同美方一道,抓住機遇,共迎挑戰,推動中美關係進一步向前發展。

針對中美兩國未來的關係如何發展,外交學會副會長陳永龍在一次外交學會會議上從各個層麵集中闡述了發展前景以及將遇到的挫折。

陳永龍說,當今世界的金融和經濟形成了許多鏈,已不同於過去簡單的國際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深化。

美國是世界產品最重要的最終消費市場,又是當今世界經濟秩序的主要設計者和主導者,美國出了問題,世界廣受牽連。無論怎麼表述,都反映了當今世界範圍的生產、消費、儲蓄、借貸、投資、再生產、再消費的利益共生的循環關係,盛衰與共,這是當今國際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

當今的世界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合作,更需要主要大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合作,向世界傳遞積極的信號,需要妥協、讓步和必要的痛苦的犧牲精神,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加快恢複多哈回合談判,落實聯合國千年會議目標。

金融危機催生新型的中美關係。金融危機爆發後,各方都在關注中國,關注中美關係。中國已出台了兩年4萬億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中國不但沒有拋售、減持美國國債,反而增持了,中國現在持有美國國債總額恐怕足夠為奧巴馬政府“新政”埋單了。中國為了克服金融危機對自己造成的嚴重影響尚需花大氣力,中國改變世界秩序的能量被放大了。然而,為了共克時艱,中國已經並正在作出犧牲,承擔風險,肩負不是力所能及、而是超越自己能力的“責任”。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的一對特殊關係:特殊在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一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雙方核心利益有明顯的異同。中國的核心利益是主權、安全和發展;美國的核心利益是安全、繁榮和民主。雙方對話和合作可惠及全球,分歧和衝突也會殃及世界。世界經濟的繁榮有賴於中美之間的良好合作。特殊在中美關係既有很大的脆弱性和不確定性,但更有可塑造性。脆弱性和不確定性源於戰略上的互不信任,有很多表現,主要表現在五角大樓、國會和媒體的對華偏見與成見,和中國人對美普遍擔心,質疑其長期戰略,是對中美關係發展的最大政治製約;美國不是一個輕易就會衰落的大國,它在世界的引領作用還將繼續;中國的發展誰也擋不住,對世界的建設性作用也會逐步增大。

中美關係的特點注定了其發展不會一帆風順,麻煩和挫折是難免的,這就需要雙方以大局為重,照顧對方的關切,不侵犯對方的核心利益,加強戰略互信,平等理性地對待對方,避免和化解核心利益的碰撞,必要時,雙方都需要做出妥協甚至犧牲。戰略和經濟對話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並將繼續開展,這是雙方加強溝通、增進了解、化解分歧、尋求合作的有效平台。

4.人民幣真能成為世界貨幣嗎

“人民幣將成為國際貨幣,繼美元、歐元和日元之後成為‘金融第四島’”。這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多麼“妙不可言”的事情。

美國《僑報》刊出署名文章說,中國人民幣國際化路線圖日漸清晰。人民幣國際化好處顯而易見:可以改變中國“貿易大國、貨幣小國”的尷尬;降低當前海量外儲的風險;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體係中的地位和話語權;可以換取人民幣持有者的資源,增加鑄幣稅收入。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從區域化到全球化分階段實施。以目前影響力看,人民幣最終成為世界貨幣隻是時間問題。

如果有一天人民幣真的成為了國際貨幣,中國人拿著人民幣出國時,隨時可以買到麵包。什麼時候錢不夠花了,就到人民銀行印點到中東買石油,到美國買玉米。高層次一點的,外國人還把人民幣當作金子那樣存在銀行裏。別不信,全世界就是這樣把美元存在銀行裏當成金子的。美元的今天就是人民幣的將來。更美妙的事情就是人民幣國際化之後,中國就會有一筆可觀的鑄幣收入。中國的外貿企業結算和成本以人民幣計價,可以大大減少彙率風險,減少國際收支的波動。也就是說,美元再怎麼貶值,中國的外彙儲備也不會縮水了,因為那時中國就沒有外彙儲備一說了。

如果人民幣的國際購買力能夠在較長的時段內保持穩定,並且逐步推進人民幣的區域化,那麼到2010年人民幣區域化帶來的國際鑄幣稅收入可能為152.8億美元,到2015年約為224.6億美元,到2020年約為300.2億美元。人民幣國際化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其實是中國人的一種自由——人民幣在資本賬戶下的完全兌換,即允許中國居民和企業自由將人民幣轉換為其他貨幣,到國外投資。